这有点像是在连翘小时候曾经流行过的点播台,大家都可以,但是想要指定哪一个,那就要花钱了。
顺风茶舍是嘉定有数的大茶舍了,能在这里表演的艺人也都是有水平的。
那说艺人一亮相就知道了,恐怕是个技艺不错的。
这时候连翘和张贵子的茶、点心都上上来了,两人好整以暇,舒缓了身子只等着享受娱乐连翘也很投入呢。
相比起如今很流行的戏曲,还是说比较对她的胃口,这种艺术形式对一个现代人相对友好。
一声惊堂木拍过,等到茶馆里悉悉索索说话声音小了一些。
这说艺人才道了一首开场诗,然后道“诸位君子,今日要说的这一回故事却是不知哪年哪月哪朝哪代原就是一出鬼话,敷衍一场狐仙鬼怪之悲喜”
听到这里连翘还没有多想,直到听到熟悉的内容,差点没呛到自己。
这说的不是别的故事,而是新近才发表的药庐琐记的第二篇有狐。
这才几天啊,就这么红了吗不止有茶客愿意花钱听,更是有说先生已经练习过评版了
要知道普通的版本和评版虽然接近,但其实还是有微妙的区别的。
若是让说艺人去说,那就更难了。
没有经过一定的设计和练习,那就是读而不是评,人家是有自己的技术要求的
现在听说艺人娓娓道来,虽然多少能听出其中仓促的痕迹,比不上一些老故事经过无数次的打磨改进,已经找到了最适宜的说方法。
但是能感受到,这是已经经过认真处理的,绝不是随便上台来的。
想想有狐发表的时间,连翘忍不住道“这可真是厉害了,故事一出来就开始改成评了罢”
一般来说一个故事只有确定真的很受欢迎,说艺人才会将其改编成为评。
不然辛辛苦苦修改,最后却是一个没有市场价值的作品,那显然是不划算的。
而有狐还没有经过市场检验,这些说艺人就开始做工作了,确实当的起连翘一句厉害。
或许有吃瓜群众可以在有狐发表之前就拍拍胸脯保证,这是乔琏先生的,那还有错然后一顿风光吹嘘。
但是换成是这些说艺人就没那么简单了,他们做出判断并不是空口白话就完了,人家是要认认真真付出心血的。
这种情况下的判断,可不是普通吃瓜群众那样,可以毫无心理负担地做出。
隔了一扇屏风,旁边隔间的茶客似乎听到了连翘的惊讶,捂着嘴笑了起来。
隔出隔间的屏风虽然是屏风,但并不是遮的严严实实的那种,其实并没有保密性,只有划分空间的作用。
那个捂着嘴笑的是个年轻姑娘,转过头来对连翘和张贵子两人点点头“姑娘恐怕不知道如今乔琏先生多出名呢”
“乔琏先生的这些艺人都是抢着改的,何况这次药庐琐记还是志怪,更适合茶楼里头表演说起来新到嘉定的欢喜班说是十五开始要连演海上归来记,这可是之前没有过的,也不知道现在还买不买的到戏票”
志怪比较短,一次就能说完。
相比起那种具有连贯性的大长篇,确实比较适合茶馆这种点播节目的形式。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