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河东凶则移之河内”
的状况了。
百姓生活稳定下来,人口就一定会大量增加,如此一来魏国自会国富民强。
李悝的“平籴”
政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国库充裕,人口富足不过是争霸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因素。
如果一国经济发展稳定,但人民却成一盘散沙的状态,就无法组织动员起来。
且由于法令不一,社会成员之间彼此就会矛盾冲突不断,这样一国的力量就会多半用来维护国家内部的稳定,又如何谈得到向外争霸呢?军队组织也是如此。
最可怕的军队不是后勤充足的军队,而是那种令行禁止、将领驱之如臂使指的军队,是那种每个士兵都能够随着长官命令或进或退,无论所面临的是刀山还是火海的军队。
李悝“教育”
平头百姓的方式很简单,他不是请来有学问的人开办学堂讲道理,而是采用严刑峻法,让百姓知道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
如此使他们懂得进退之理。
其实,早在李悝任上地郡守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他的“法家实验”
。
上地与秦相接,从来民风彪悍,彼此争斗诉讼甚多。
李悝出任郡守后,巧妙地想出了通过比赛射箭,谁射得准谁就是诉讼案的胜者,以此解决陈年累积的诉讼案件。
结果人们为了赢得官司,纷纷努力练习射箭。
不多时,上地人的射艺有了质的飞跃,此后在对秦作战时用手中的弓和箭叫秦人吃够了苦头。
当然,这是由于战国时候都是军事挂帅,且由于上地是边地——那时边地多为侵占而得的土地,故边地多设郡,与内地多设县有很大不同——所以李悝的“射箭决讼”
不过是一时的手段。
等到他成为魏国相,便开始对整个国家的法律制度做通盘考虑,他思考的结晶就是著名的《法经》。
《法经》由《盗法》、《捕法》、《囚法》、《贼法》、《杂律》和《具律》等六部分组成,对各项犯罪及其惩处都做了非常清楚明白的规定。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法经》里明言,不光是实施行动,即使某人心里有了想要盗窃他人财物的念头,都要对之处以膑刑或刖刑,可见其立法是多么的严酷。
《法经》可算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成文法。
后来商鞅变法,为秦国制定律令时即以李悝的《法经》作为参照蓝本。
秦灭汉兴,汉法亦承袭秦制,此后历朝法律都是在汉法的基础上有所损益,如此可知《法经》在我国历史上之非常意义。
先秦诸家各项改革倡议,无一不提到选贤任能。
所谓“选贤任能”
乃是针对周朝的“世卿世禄”
的世袭制而言。
所以法虽出于礼,但毕竟与礼有别,因为礼的基础即是血缘宗亲。
法家反对礼,就是要破除这种凭着血缘上位做官的选官制度。
那么,不靠着血缘门第做官,又如何来“选贤任能”
呢?“为国之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
这是李悝给出的答案。
经过李悝从上到下的一系列改革,魏国已经拥有了强悍的实力。
这个正在崛起的巨人就要发出震天的吼叫,让全天下都注意到他的存在。
:。
: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在很多很多文里,都有一位讨嫌的表小姐。她父母双亡寄人篱下,生活水平取决于舅父舅母的良善程度她姿色不错颇有才华,必定会与表哥进行一场缠缠绵绵的恋爱,至于成功与否,取决于她是女主还是女配。苏浅曾经在写...
大胆开个预收穿成病弱反派的未婚妻以下是本文文案穿成男主无c文中不配拥有姓名的反派病弱同桌,身娇体弱一步三喘的覃莳得到了一个学习系统。努力学习可续命,可惜系统十分抠门,覃莳头悬梁锥刺股却依...
主角是柳依儿王博刘思涵的小说名字叫我的绝品老师。故事讲述了柳依儿是一位高三老师。她的闺蜜王妍为了让弟弟王博认真复习,请求柳依儿收留他。虽然柳依儿有未婚夫正在国外攻读博士学位,但她还是同意了王妍的请求。在与柳依儿同居的这段时间里,王博发现她平日里端庄典雅的形象只是装给学生看的。实际上,她的内心深处埋藏着一颗不甘寂寞的心。尽管柳依儿努力保持外表的清纯,但王博却能感知到她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沈云巧五官平平其貌不扬,曹氏最大的心愿就是卖了她给宝贝大孙子娶媳妇,奈何十几年过去也没人站出来做那个冤大头,直到有天,满腹学识的小秀才敲响了门云巧没有照过镜子,但从小人们就嘲笑她长得丑,是做丫...
*日更6k,加更9k,每晚1930更新*更新准时,其余时间修改捉虫*调剂小甜文轻松向入股不亏哼*金牌秘书x明星翻译文案1傅可的女友劈腿,她果断分手。虽然一滴眼泪没流,但好友还是说带她去快乐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