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家大族之中有优、有劣,为上者,当恩威并施,简拔高义之士,罢黜奸邪小人,吏治清明,再以礼约束,而且士族自古有之,太学人才多出自高门大户,寒门士人多出机巧之士,你可明白!”
刘表郑重的说道。
();() 刘琦仔细体悟刘表说的话,有点醒悟了,统治者都是很聪明的,不是看不到士族的缺点,而是天然的立场决定的。
刘表是什么人,他不是织席贩履的刘备,刘备虽然也是汉室宗亲,但是到他那一代,已经破落了,和普通百姓没有什么区别。
刘表年轻时便是太学生,太学是朝廷建立的最高学府,是正统的儒家学士。
刘表更是其中的佼佼者,被称为八俊之一,是世人眼中品德高尚的名士,再加上其汉室宗亲的身份。
天然就是站在士族的立场,天然就看不起寒门之人,也不可能像曹操一样不拘一格用人才,所以会有以后三国爱好者的遗憾,刘表坐拥那么多人才而不能用。
“好一个寒门士人多出机巧之士,没想到名满天下的刘景升竟是如此见识!”
突然一个冷声打断了刘琦的沉思。
“谁在偷听!
!”
刘琦喝道。
刘磐已经提刀冲了出去,刘琦也赶紧拔剑起出来站在了父亲面前。
没想到两人在荒野的谈论还被听了去,听其说话的语气应该是对刘表的名望比较熟悉。
“这无主之地,夜晚来此歇息,却不想听到了刘使君的高论,怎可说是偷听!”
外边之人回到,听声音还很年轻。
看对方不是要动手的样子,刘琦父子就往外走去。
只见两个年轻人持剑和刘磐对立,前边一人身材较高,剑眉星目,借着火光可以看到其明亮的眸子,刚才说话的就是他。
此时他对着刘磐,丝毫没有退缩的样子。
另外一人站在那里也自有一番气度,沉稳不凡。
“我看足下也是知书之人,为何出言不逊,讥讽我父!”
刘琦大声道。
“在下颍川石韬,字广元,和我同乡南下荆州避乱,夜晚行至此处,想着借此处歇脚,却不想刚好听到汝父子之言,非有意偷听,还望勿怪,元直他也不是有意之言,还望刘使君谅解!”
前边之人还未说话,后边之人先替他说了,说完他向着刘表深鞠一躬以表歉意。
原来石韬和好友适才来到此处,看到屋内的火光,本打算退去,没想到遇到八俊之一的刘表。
又听到了刘表之言,他的同伴出身寒门,多行侠仗义,对豪族鱼肉乡里很看不惯,忍不住就反驳了一句。
石韬,元直,颍川人士.......
元直,刘琦首先想到了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徐庶,为刘备献计火烧博望坡,又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因为母亲为曹操所获,只能进了曹营,留下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成语。
石韬是诸葛四友之一,被诸葛亮评为有州郡之才。
刘琦心里只想问一句贼老天,怎么在这样的场景见面,这可是徐庶啊!
徐庶本就是自己计划到荆州之后首先要招揽的人才,却在这遇上了,还产生了冲突。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