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大国之中,还要册封一批小王,以分领五大国之地,并辅佐四大王和朝廷委派的校尉、都护,”
刘协接着又说,“这批小王可以是归顺大汉的印度当地诸侯,也可以是在座的诸位!”
这可不错啊!
在座的“黄老爷们”
一下都来精神了。
小王也是王啊!
哪怕只有几个县的封地,也能子子孙孙作威作福了!
“小王之下,再封公、侯、伯、子、男五级爵位,”
刘协继续说,“每一级爵位,都可以领有一定的土地人口,依照《汉礼诸侯》的规定,可以层层封建,也可以由王公直辖低级的子爵和男爵。”
这下可是雨露均沾了!
跟随袁家的,还刘协预备安排进入印度的黄老爷加一起最多也就一万余家五大国、十几个或几十个小国,再加上不计其数的公、侯、伯、子男这可都能安排上了!
“朕还想从印度的四个袁姓大王当中选出一个王当印度的众王之王这个众王之王可以终身任职,但不能将王位传给子孙,死后还得重新由印四大王和五大国中的小王共同推选一个新的众王之王。
而这个众王之王,类似于春秋时期是诸侯盟长,可以率领诸王之军讨伐不臣,也可以调和诸王之间的矛盾。”
刘协最后又说起了“选王”
制。
这个选出来的“王”
,当然没有世袭的王那么神圣而有权威,实际上就是个诸侯盟主,是很不利于集权的。
但也有好处,选王可以照顾大部分封建主的利益。
如果这个国家是外来封建主压迫本地贱民的军事共和制国家,那么选王肯定是比较合适的。
在刘协的印象中,有着“悠久民主”
传统的欧洲,就曾经存在过不少“选王”
国。
这些“选王”
国无一例外,都有着强大的封建诸侯,王权受到制约,很难建立集权,在进入资本主义时代后,一个个就都给干碎了
“显奕,”
刘协说完了“选王”
制,就微笑着问袁熙,“你觉得朕的这些主张如何?这第一任印度的众王之王朕觉得你很合适啊!”
dbspqqbsp
epqq91bspguanc0
007bsphuikereabsp91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