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王大个子期待的神情,脑海里突然浮现起了小时候听故事的我。
讲一个好故事需要三个条件,首先需要一个情节曲折起伏的好故事,然后讲述者需要用各种技巧将听众代入其中,最后听者愿闻其详,这样才能让这个故事完美。
现在有个好故事了,也有一个好听众了,只剩我的表演了。
于是我闭上眼睛,默默回忆了一下杨爷爷给我讲故事的情景,希望能把杨爷爷讲故事的精髓把握住。
“这一年啊,乡里王大户的老太爷84岁驾鹤西去了。
要知道,兵荒马乱的年月里人普遍寿命不长,王老太爷这个岁数去世绝对算是喜丧了。
二爷作为哭丧人此时已经小有名气了,他也受到了王大户的邀请。
葬礼上和尚念完经,道士去做法,草台子上的戏,也是唱了一出又一出,热闹的堪比红事儿。
二爷表演完毕也受到了王大户的热情招待。
酒席之上都是好酒好菜,鸡鸭鱼肉让人垂涎欲滴。
二爷虽然也好久没有吃肉了,但他的口水主要都是为酒流的。
别说没有酒肴了,就算一根豆芽或者一粒花生米,二爷也能就着喝上几斤酒。
只要有酒,有没有菜肴对二爷来说都一样。
今天桌上那酒,二爷一看一闻就知道都是上等的好酒。
有酒有肉,二爷这下可乐开了怀,他下定决心今天就算丢人,也得喝他个一醉方休,哪怕喝死也值了。
二爷好喝酒能喝酒的名声也人人皆知,王大户还专门给他们这一桌多放了几坛白酒。
酒过三巡,同席的五六个年青人有些不服气,就轮流给二爷敬酒,想试探试探二爷的酒量,看看能不能把传说中的酒鬼二爷放倒。
二爷可是酒场上打滚的老人,一看这架势,心里明镜似的,不管他们怎么耍赖,他都是顺水推舟来者不拒。
你半杯,我一杯;你一口,我一杯;你不喝,我干了。
眼见同桌几个小伙子就不行了,邻桌围观的几个小伙子,也来挑战。
一时间这一桌被围了个水泄不通,大家纷纷过来看热闹。
纷纷乱乱的吵闹声中,几个挑战的后生全都出溜到桌子底下去了。
再看那二爷,如关公般巍然而坐,脸不红,话不多,眼神清明。
要是按武松那种喝法,喝一碗换一个碗,估计二爷跟前绝对不止十八个碗。
斗酒结束,二爷胜出,没啥热闹看了,余人酒足饭饱了,于是大家陆续离开。
可那二爷,依旧在那里自斟自饮,难舍最后一滴。
他这是赶上好酒了,不舍得走啊。
这王大户也是开了眼,第一次见这么能喝的人。
看着二爷那清醒的样子,暗叹真是千杯不醉的真汉子啊。
佩服是佩服,但看他那样子,恐怕就算喝到第二天也不会醉,可也不能让他坐这里一直喝啊!
王大户是要面子的人,也不好意思直接赶人,于是命人备了一坛好酒拿给二爷,让他带回去慢慢喝。
二爷见还有外带,高兴地不得了,对王大户千恩万。
边道谢边爱抚着手中的酒坛,还情不自禁的亲了两口。
他怀里抱的那哪是酒啊?那明明就是他的命啊!
二爷多少也有了些醉意,黏黏糊糊拉拉扯扯的给王大户道别,刚走两步又想起什么似的停下了脚步。
他回头瞅了一眼桌子,然后走回去围着桌子转了一圈,把同桌碗里剩下的酒根儿,一个个喝完了,看得王大户也是哭笑不得。
直到二爷又把桌子上坛子里的剩酒一滴不剩的喝光,他才摇摇晃晃的抱着他的命往外走。
王大户怕二爷喝多了,路上出事,让管家安排人送他。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