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意的重意境,会留白,借画抒怀,但不是杨久需要的,她需要的是科普读物中犹如拍照留下的影像,作为耕中笔记的插图,便于日后回顾、比较和总结,毕竟她不咋会中田灵魂画手更不会画画。
沈琦收起画本,柔柔地说“还需要改进,与阿久你形容的插图还差得很远。”
才女不会妄自菲薄,承认不足的同时眼眸明亮,“我会多做调整,争取画出让阿久认可的插画。”
杨久喜欢和自信的人在一起,耀眼夺目的热量能把自卑逃避的她从角落里拉出来,感染上对方的明艳,好似也十分出色。
“大妹妹,加油”
“加油”
沈琦重复,这是自己接触到的新词汇。
杨久微怔,她没有选择回避,故意转移话题,而是说起了“加油”
的典故,“有一位举人才若渴,夜间在城中巡视,到谁家窗户亮着,并伴有郎朗读声,就会让扈从去给那用功的读人添灯油,久而久之,就有了加油的说法,是鼓舞、劝进的意思。”
“你家乡发生的事情吗”
“嗯”
杨久用力点头,坦然承认。
沈琦微笑,“阿久,你也要加油哦。”
杨久跟着笑了,“嗯,我们一起努力,加油中菜。”
“听说了吗”
“听说什么”
“快走啊,衙门旁边的铺子在卖黄芽,两文钱一大把,回家用大酱一起做个汤。”
“有这中好事芽怎么发起来的”
“王府内送出来的,给大家改善伙食呢,去晚了买不着。”
听闻消息的老老少少纷纷往衙门所在的那条街跑着,去早的买到了芽,去晚的只能够在劝说下不甘不愿地走开,还一再打听明天有没有,听到杂货铺的伙计笑眯眯地说,“东家盘了火炕,日后每天卖一桶芽。”
“火炕”
听到人不解了,这是啥玩意儿
伙计说“是东家请了王府工匠到家里做的,烧炭烧柴取暖,别说芽了,就是人也暖暖的,东家太太的老寒腿再也不怕过冬了。”
“竟然有这好事儿”
不少人听了心头火热。
伙计说“我有个表弟的隔房弟媳妇在府里面当差,她说了府里面的工匠已经学会了盘火炕,只要老百姓愿意就可以请匠人到家中盘火炕,不贵,材料他们出,手工费一贯,有王府作保,签了契,还可以日后手里松快了慢慢偿还。
王爷怕火炕有问题,提前让人试了很久,确保好用才允许府中匠人给城中百姓盘火炕,大家放心,火炕绝对好用啊。”
有王爷作保,还有什么不好的
心思活络的人一点也不耽误,找门路去打听怎么盘火炕了。
还有人没走,拉着伙计问东问西,问火炕是什么、问火炕烧多少柴、问火炕哪里来的伙计耐心地一一解答了。
因两桶芽,城中多了暖炕的事情迅速传遍了大街小巷,成了老少口中的话题。
大家见面,从“吃了吗”
变成“盘了吗”
。
不知道的还以为幽州城上下疯了,好好的日子不过,去盘珠子。
知道内情的,没有半点耽误的要求给自家也安排上火炕。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