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伯真如之前所说的那样,没有让二哥复读重考,让他下了学,和他一起种田。
二哥柳兴意很不甘心,多年的寒窗苦读一下子化为泡影,可是没人给他复考的机会。
他只能自责,是他没有考上大学的命,如果再给他一次机会,就能一定考上吗。
但是,他没敢想过,如果自己考上了呢?考上了呢?
这将慢慢成为了他一辈子中,最大的遗憾!
他人生中唯一的一次,能出人头地的机会,就这样同他擦肩而过。
与此同时,同村的那位成绩并不如柳兴意的陈三,他也做好放弃学业的打算。
全村三人的高考成绩,他考的最差,他是最不想复读的那个人。
何况,另外两个人都不上了,他跟着也不想再去复读。
但他的老母,却用棍棒连轰带打,把陈三赶去了学校,最后还放话道:“你必须好好给我复读,什么时候考上大学为止,若敢不从,我就打断你的狗腿!”
当时,有很多村民纷纷劝说陈母:“你儿子不是读书的料,你打死他也没用啊,何苦非要这样去逼迫孩子呢?”
大伯在一旁也附和道:“是啊,我家兴意没考上就没考上吧,不是我没有给他机会,是他没有那个上大学的命!
就只能跟我种田!”
一时间,村里似乎形成了一种共识:读书并不是唯一的出路,种田也能吃饭。
在这种氛围下,其他两家的小孩也毫无悬念都下了学,开始跟着家人到田间地头去劳作,起早贪黑,风吹日晒。
刚开始的时候,陈三看着他们下田种地、下河抓鱼摸虾,心中也充满了羡慕。
他觉得这样的生活,似乎也很不错,于是心思便没有完全放到学习上。
有一段时间,陈三自暴自弃,又萌生了放弃复读的念头。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