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达文学网

第97章(第4页)

冯凭道:“以后朝廷下发的公文,诏令,除了要加盖玉玺,一律还要加盖有太皇太后印,才可做数,否则不得作数。

就是这样,回头你制成诏令,拿给我看一下,完了下发朝廷及地方各署。”

杨度道:“臣这就去制诏。”

冯凭坐回席上,道:“你去吧。”

第124章报复

将和缪调离中书,任命自己亲信的杨度担任中书令之后,太后做的第二件事,是重置内外侯官。

侯官之名,乃是先帝时所立,作用在监察,其职责分内外。

外侯官监察诸曹及州、镇,内侯官监察京师,发现地方及诸臣有过失或行为不当者,则向上级禀告。

由于体系分散,加之人数不多,品级也不高,且分属吏部,官员自相考核,官官相庇,设立不久便被虚置了。

太后重启这一制度,并做了相当大的调整。

她将这一机构从吏部提了出来,单独立了个省,职位不再由朝官担任,改为宦官担任,授五品衔位,下置两百从属,亦由宦官担任。

官署设在内宫中,辟用长秋寺的旧官署,离太后所居的崇政殿不过半里。

官署的日常维持不走朝廷财政支出,而是直接从太后的私库拨款。

原来侯官只专事监察,并无立案,抓捕,审讯之职,太后增加其三项权力。

这些宦官的日常工作,就是在宫中,以及各官署府寺间明察暗访,搜集信息,专行举报、告密之事。

名义上说的是监察百官,实际是太后的耳目和鹰犬,为的是控制朝臣,严密统治。

主要是用于铲除异己。

她下令群臣百姓,发现有官员违律,或百姓违法者,可向朝廷告密,凡告密者,皆给予奖励,依据罪名轻重,赏金不等。

侯官负责收集这些告密信息,并将其一一抓捕审讯治罪。

人人都看出来了。

太后已经不是当年的太后了。

当年先帝置内外侯官,监视群臣,鼓励官员百姓互相告密,当时年轻,还是皇后的她,曾出声反对,说:“这些宵小之辈,专事攻讦构陷,为了邀功请赏,随意栽赃嫁祸。

皇上信任他们,恐引得朝臣人人自危,百姓道路以目,不敢言喘,届时人人争相举报,百姓争相构陷,冤狱横行,官民朝不保夕,非国家百姓之福。”

大臣听了这话,都称赞皇后仁德。

而今她却也这样做了,手段比当年先帝更甚。

高盛知道了她的意图,上书反对,说的,也是当年她对先帝说过的话,几乎一字不变:“这些宦官宵小之辈,专事攻讦构陷,此令若真推行下去,恐致冤狱横行,官民恐惧,朝不保夕。

此非国家百姓之福。”

她看了,也不发脾气,只留中不发。

私底下,她和杨信提起,感慨:“宁要人惧之,莫要人爱之。

惧之易,爱之难。”

杨信道:“愚民多贱,他们不惧你,就不会爱你。

你要是事事都顺着他,处处做好人,他们反不把你当回事,一点做的不好,便要来恨你。

你要是天天威胁恐吓他,时间久了,他们反倒顺从了,偶尔给他个甜头,他们便要感激涕零,把你奉作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

她站在殿中,侧对着杨信:“真是如此吗?”

杨信道:“自古帝王,莫不如此。”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