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达文学网

第185章(第3页)

宝熙有《於役东陵日记》,七月十六日记云:“幸将高宗元首及后妃颅骨,全行觅得,其四体百骸,则十不存五。”

陈毅所作《东陵纪事诗》有句云:“帝共后妃六,躯惟完其一,伤哉十全主,遗骸不免析”

,其注云:“……确为男体,即高宗也……

下颔已碎为二,检验吏审而合之。

上下齿本共三十六,体干高伟,骨皆紫黑色,股及脊犹粘有皮肉……腰肋不甚全,又缺左胫,其余手指足趾诸零骸,竟无以觅。

高宗……自称‘十全老人’,乃宾天百三十年,竟婴此奇惨……”

香港高伯雨先生辑有《乾隆慈禧坟墓被盗纪实》一书。

三、《清宫词》中,有两首与本书故事有关,摘录于下:巨族盐官高渤海,异闻百载每传疑。

冕旒汉制终难复,曾向安澜驻翠蕤。

(原注:海宁陈氏有安澜园,高宗南巡时,驻跸园中,流连最久。

乾隆中尝议复古衣冠制,不果行。

家人燕见重椒房,龙种无端降下方。

丹阐几曾封贝子,千秋疑案福文襄。

(原注:福康安,孝贤皇后之胞侄,傅恒之子也,以功封忠锐嘉勇贝子,赠郡王衔,二百余年所仅见。

满洲语谓后族为“丹阐”

四、赵翼记乾隆喜作诗及用僻典云:“……诗尤为常课,日必数首,皆用朱笔作草,令内监持出,付军机大臣之有文学者,用折纸楷书之,谓之‘诗片’。

遇有引用故事,而御笔令注之者,则诸大臣归,遍翻书籍,或数日始得,有终不得者,上亦弗怪也。

余扈从木兰时,读御制‘雨猎’诗,有‘着制’二字,不知所出,后始悟《左传。

齐陈成子帅师救郑》篇:‘衣制杖戈’,注云:制,雨衣也。

又用兵时谕旨,有朱笔增出‘埋根首进’四字,亦不解所谓,后偶阅《后汉书。

马融传》中始得之,谓‘决计进兵’也。

圣学渊博如此,岂文学诸臣所能仰副万一哉……御制诗每岁成一本,高寸许。

’”

乾隆从古书中随手翻到一个生僻典故,用在诗中,文学侍从之臣自然难解所谓;而纵明出处,也必佯作不知,或假装回家查书数日,斯知圣学渊博如此。

大概乾隆一意要得香香公主,因此下旨:“埋棍首进”

五、关于陈家洛、无尘道人、赵半山、福康安等人事迹,《飞狐外传》中续有叙述。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