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冬打开袋子,让秦向河看里面黄鳝都是活的,然后又重新扎上,绑到后座两边。
“两袋一共是七十四条,有大有小,还像上次一样,算七十条,到那边你再数,要是少一条,回来我赔你十条。”
秦向光惊讶,“你们一天抓这么多!”
“哪有!
这袋子里是我和大亮二亮抓的。”
说着,泥冬神秘兮兮往四周看了看,见秦向河好笑望来,他不好意思挠下脑袋,干泥巴簌簌往下掉,“我让大亮、二亮去马沟村那边收的,我给他们提到四毛钱一条,他们多少收的,我就不知道了……”
秦向河笑出声,没看出来,这毛孩子挺有经济头脑的。
绑好带水的蛇皮袋,泥冬找来几束湿草,挡着两边轮毂别挂到了袋子。
不等扭扭捏捏的泥冬开口,他就道,“你自己抓,抓不了多少,就和大亮他们一起去附近庄子上收,明天这时候还在这里,还是有多少要多少!”
黄鳝这东西,虽然是有不少,可抓起来也不是很容易。
像上次,就掏空了泥冬和大亮二亮的存货,这次若不是泥冬想这法子,估计也就是三十多条。
这时没货车汽车用,连摩托车都别想,光靠脚蹬自行车,一趟五、六十里的,肯定是运的越多越划算。
何况,昨天大嫂那么一闹,他更有了赚钱的紧迫性,想尽快的挣多些。
分别前,他也不忘嘱咐泥冬去收黄鳝时别太张扬,也不要对别人乱说。
财不外露,是恒古不变的道理,挣钱路子也是如此。
等知道这些的人多了,姑且不论卖不卖掉,黄鳝肯定不会像现在这么好收,价格也会很快的上调。
所以要趁先机,尽量多跑几趟。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