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刘卫成问:“你爹可有说什么事?”
唐昭乐道:“叔去了就知道。”
“好。”
两家离的不远,很快便来到唐宋时的屋子,刘卫成拍去一身的雪,道:“唐秀才,身子可好些了?”
来客唐宋时精神了些,道:“好些了。”
“天冷,可得把身子保重好。”
唐昭乐搬凳子,招呼人坐,随后去倒水。
唐宋时开口,“叫你来,是有一事拜托村长。”
“唐秀才,你说,回去我就转告我爹。”
唐宋时看一眼唐昭乐道:“我就昭乐一个女儿,这会儿也到了议亲的年纪,昭乐有自己的想法,找个上门的,你看能否叫村长去隔壁村打听打听可有品性好的。”
为什么是隔壁村,本村的人都知根知底,什么人,什么德行唐宋时都知晓,没有一个配的上女儿的。
刘卫成问:“我听说,她奶家给她物色好了人不是。”
那人唐宋时见过,只读过几本书罢了,半点学识都没有,又好高骛远,也是家中人将他宠得没边了,说话没个二五四六,道:“那人不是个上门的。”
这刘卫成一听就为难,十里八乡读书人谁家不寄予厚望,要读书人上门有些难道:“唐秀才,我说句实话,你想读书人上门有些难,除非家里揭不开锅的,我说,你给昭乐找个顾家的,本村的阿宿不错,平日里我看他就爱照应你家姑娘。
那些柴火都是阿宿替你家姑娘给背回来的。”
说起那孩子,唐宋时叹一口道:“那孩子是个苦命的。”
就不说了。
齐家的生来刻薄,齐宿人还可以,就是愚忠,以后一道,少不得当牛马使唤,说不定还牵累她女儿。
这么一说刘卫成就知道唐秀才不满意。
唐昭月见要做午饭了,自己也插不上这样的话,便就出了屋子。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