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达文学网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杞人忧天(第3页)

里面尽是些闪闪光的奇怪器械,杞人与智者看得目瞪口呆。

外星人指着一块屏幕,上面展示着宇宙的浩瀚景象,无数星球按照各自轨迹运行。

“看,这便是真正的‘天’,它遵循着严格规律,怎会轻易崩塌。”

外星人耐心解说。

杞人好奇地触摸着屏幕,眼中满是惊叹。

智者问道:“那我们所见之日月星辰又是何物?”

外星人笑道:“不过是宇宙中的天体,各有其运转之道。”

随后外星人又展示了地球的结构模型,告知他们大地稳定的科学原理。

杞人和智者似懂非懂,但已彻底放下心中忧虑。

自那日后,杞人仿若新生。

他不再整日愁容满面,而是积极地向身边人讲述这天外奇遇。

智者也常与他相伴,一起学习新知识,并将这些见闻记录下来。

从此,杞人的名字不再与无用的担忧相连,而是代表着探索未知、接纳新知识的勇气,他与智者的故事也激励着杞国后人不断追求真理。

随着时间推移,杞人和智者因为对外星事物的了解,逐渐成为了杞国受人尊敬的学者。

他们开办讲学之所,吸引众多年轻人前来聆听。

一日,杞人正讲学之时,一个少年提出质疑:“虽那日外来者告知天不会塌,地不会陷,但谁能保证他们所言皆为真理?”

众人一时议论纷纷。

杞人微笑作答:“往昔我盲目担忧,如今虽无法全然证实,但已见过宇宙浩渺一角,知晓天地自有其理。

与其无故担忧,不如心怀敬畏探索求知。”

智者补充道:“不错,我们不应重回旧日无端恐慌,应以前人之遇激励自身不断追寻真相。”

众人听后,纷纷点头称是。

此后,杞国上下形成一股探索学问之风,人们不再困于无稽之忧,而是积极探究世间万象背后的道理。

无论是天文地理,还是人文哲理,都成为大家钻研的对象,杞国也因此日益繁荣昌盛起来。

正在这时候我渐渐回到了教室,继续听着语文老师的讲解——

创作背景

这则寓言源自《列子·天瑞篇》。

列子为了在文中生动地阐述其宇宙观与自然观,进而从其宇宙观与自然观引申出其人生观,故而采用了这则寓言。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这则寓言借杞人忧天的故事,讥讽了那些终日怀揣着毫无必要的忧虑和无穷无尽的愁苦,既自扰又扰人的愚人,告诫人们切莫毫无根据地理会和担忧。

这是一则充满智慧的寓言,描绘了忧天者与忧人者两类人。

作者对这两种人并不认可。

文章着重塑造了一个“杞国人”

的形象,他头顶着广袤的蓝天,却终日忧心忡忡,害怕蓝天会坍塌下来;脚踏着坚实的大地,却成天惶恐不安,担忧大地会陷落下去,以至于夜不能寐,食不下咽。

他还惧怕天上的太阳、月亮、星星会坠落,整日惶惶不可终日。

在他人耐心的劝解下,他才如释重负,欣喜若狂。

一个活灵活现的形象便跃然于读者眼前了。

而另一个人物,那位开导杞人的热心人,他对天地星月的解释,虽不科学,仅代表了当时的认知水平,但他那种关爱他人的精神,耐心劝解的方式,还是值得赞许的。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