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道家学者长庐子也并不赞同这个开导者关于天地无毁的观点,他觉得世间万物既有生成,就必有毁灭。
然而列子认为,天地无论成毁,对人而言并无差异。
道的本质在于虚无宁静、无所作为,人也理应秉持笃守虚无宁静的处世态度,不必在不可知的事物上白费心力。
这则寓言所蕴含的客观意义着实不容忽视,因为它生动地展现出了那个时期自然科学在宇宙形成理论方面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其中诸如“积气”
、“积块”
以及“日月星宿亦积气中有光耀者”
等一系列独到而精妙的见解,其所具备的辩证思维水平之高,实在是令人由衷地钦佩和折服。
该寓言的创作者巧妙地借助对话来塑造人物形象,使得每个人物都显得栩栩如生、个性鲜明。
尽管整个故事篇幅不长,但其中所蕴藏的深刻寓意却能够引人深思、回味无穷。
而且,这篇文章基本上都是由简洁明了的对话所组成,不仅语言简练、表意精确,同时还具有严密的逻辑性,让人阅读起来感觉行文流畅、一气呵成。
正因为如此,这则寓言后来逐渐演变成了后世文人常常引用的经典典故之一。
就像大诗人李白曾经写下过这样一句诗:“杞国有人忧天倾”
,这句诗便是源自于这则人深省的寓言。
。
4
名家点评
贵州师范学院教授王强模《列子全译》:“《杞人忧天》,则表现人们探索宇宙奥秘、追求真理的美好情操,让读者理解远古时候人们就已经在建立朴素的唯物的宇宙观了。
其实杞人不应该是被讽刺的对象,恰好的大胆设疑、用于求知的人物。”
3
作者简介
列御寇,相传战国时期道家。
郑国人。
《庄子》中有许多关于他的传说。
《吕氏春秋·不二》说:“子列子贵虚。”
西汉刘向《列子序》谓“其学本于黄帝老子”
。
被道家尊为前辈。
今传《列子》八篇。
5
[1]王强模译注·列子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21-23
[2]王烈夫·中国古代文学名篇注解析译(第1册)[]·武汉:武汉出版社·2o16:132
[3]王强模译注·列子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13
[4]刘琦·历代小品文名篇赏析[]·长春:吉林文艺出版社·2o11:45-46
[5]夏征农等·辞海(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ooo:1612-1613
喜欢桔子一梦请大家收藏:(91919191)桔子一梦更新度。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