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佑五年(1o9o年),苏轼在杭州担任太守。
在这里,他结识了五十八岁的两浙兵马都监刘景文,两人一见如故。
苏轼就写下了这《赠刘景文》。
这诗开篇描写了秋末初冬,荷叶和菊花都已经衰残的景象———但这两者都不是作者叙述的重点,诗歌的后两句才是苏轼所要强调的对象。
秋冬一般被认为是肃杀寒冷的季节,苏轼却称它为“一年好景”
,为什么呢?原来是因为此时有“橙黄橘绿”
。
在“橙”
和“橘”
中,作者最想要强调的还是“橘”
。
其实在古代,“橘”
可是能与松、竹、梅岁寒三友相提并论的高洁形象。
屈原有《颂》,借赞美“青黄杂糅,文章烂兮”
的橘来表白自己“秉德无私”
的高洁追求。
张九龄在《感遇》中也写道:“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因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而这里苏轼写橘,不仅是在赞美秋冬美景,更是在赞美刘景文正直的操守与清白的品格。
此时的刘景文已年近六十,仍旧蹉跎在低微的官职上,纵有一身才华也无处施展。
秋末初冬象征着人生的中晚年,虽然已近迟暮,却是果实收获的季节。
苏轼在这诗中也倾注了对朋友的鼓励,期待朋友能够凭借积累的才学与品行,收获应有的回报。
其实,此时的苏轼也已经年过半百,对朋友的激励,又何尝不是诗人自己的人生信条呢?
此后,苏轼向朝廷竭力保举刘景文,终于使朋友得到了小小升迁。
没想到只过了两年,刘景文就去世了,终究还是没能等到“橙黄橘绿”
的结局,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苏轼听闻刘景文去世的消息,悲痛万分。
他独自来到曾经与刘景文一起赏景之处。
秋风瑟瑟,仿佛诉说着无尽的哀伤。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苏轼望着那片曾有橙黄橘绿的园子,心中满是愧疚与思念。
他想起两人吟诗论文的过往,那时虽知岁月匆匆,但仍怀揣希望。
如今好友离去,所有的期许都成了泡影。
他默默折下一枝干枯的橘枝带回住所,放在案几之上。
每看到橘枝,就仿若刘景文还在身边。
他决定要将这段友谊以及刘景文的品德着书立传,让更多人知晓。
哪怕命运如此弄人,这份友情和刘景文的才情操守不应就此被遗忘于历史的尘埃之中。
于是他提起笔,蘸饱墨汁,缓缓写下纪念挚友的文字,眼神坚定而又充满怀念之情。
一年一度的学校运动会终于拉开帷幕啦!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大唐天宝,顾青身着布衣从烟尘里走来,在长安皇城的大道上,看着鳞次栉比的华丽殿宇,一步,两步,步步生莲。他渐渐握住了这个强盛王朝的脉搏,也看到了饱受挫折打击的李隆基那张灰败阴暗...
本书更新时间为晚上十二点,日更六千。下本开我的私房菜馆通八零,求预收。姜晓菱有一个秘密,除了她没有人知道。那就是在她十七岁生日的时候,脑子里忽然出现了一个叫做闲鱼的系统。那系统可有意思...
每日中午十二点更新下本预定奥运荣光天才空气动力学家许凌霄,因一次意外任务,开始穿梭进不同时空,成了爱而不得的苦情角色。命运的笔尖被她冷酷一划,从此踏上奔赴理想的征程,见证祖国在一穷二白列...
诶,天上飘过来的那片云,长得好像一个二维码扫一扫叮您已加入群聊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天下太平一家亲要我做任务没问题,毕竟是收了红包的人。不过最后突然修成了仙,抱歉抱歉,我真的不是故意的...
头戴风影斗笠的罗砂,看着下面的泛着幸福笑容的村民,轻轻的叹了口气,脸上带着感慨,给他们讲了一件事。我刚接手砂隐忍村的时候,村内还没发展起来,严重缺少战斗力,缺乏赚钱理念,最重要的是完全没有经济来源。...
接档文木系少女九零种田记穿书求收藏近年来,年代文在各大小说阅读网站大行其道,除女主男主外还有一种名为女配的角色。这些女配家世好,相貌好,在各个方面都有一些自身优点,但因不是女主,最后都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