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达文学网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掩耳盗铃(第2页)

《吕氏春秋·自知》

语法功能

作谓语、定语、状语

成语出处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

以锤毁之,钟况然有音。

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战国·吕不韦等《吕氏春秋·自知》)1

后人据此提炼出成语“掩耳盗铃”

1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有个贪婪而又愚蠢的人,自己不愿劳动,见到别人的财物,总要想办法弄到才心安。

2

掩耳盗铃

一日,他听闻晋国世家赵氏将范氏剿灭,便心急火燎地赶往范氏府邸,妄图趁火打劫,捞取些许好处。

岂料范氏家中所有值钱之物皆已被掠夺一空,他懊恼至极,悔恨自己白跑一趟。

蓦然,他瞥见院中柴堆中闪烁着一抹亮光,遂快步上前,拨开横七竖八的柴火定睛一瞧,竟是一口大钟。

他端详再三,断言此钟乃是由上等黄铜铸就而成,不禁喜上眉梢,眼睛笑成了一条缝。

他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急切地想要背起这口大钟,怎奈那钟又大又高,沉重无比,莫说背起,即便是挪动分毫亦是绝无可能。

眼见唾手可得之物无法据为己有,他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团团乱转。

正在此时,他于院墙脚下瞥见一把硕大的铁锤,心中登时灵光一闪,喜不自禁地喃喃自语道:“此乃天助我也。”

他手忙脚乱地抡起铁锤,使出浑身解数,狠狠地朝着大钟砸去,妄图将大钟砸成碎块,继而用麻袋背回家中。

然而,大钟出的震耳欲聋的巨响犹如晴天霹雳,把他吓得魂飞魄散,那“嗡嗡嗡”

的余音仿佛一群蜜蜂在院子上空盘旋,久久不散,似乎要将他的耳朵震破。

他惶恐不安,生怕别人听到钟声会如饿虎扑食般跑来抢夺他的钟,便匆忙用双手死死捂住自己的耳朵。

于是,他的世界变得万籁俱寂。

他天真地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定然听不见,便肆无忌惮地砸起钟来。

每砸一下,都要如惊弓之鸟般用双手捂住耳朵,待钟声消散后,才如释重负地松开手继续砸。

如此这般,一下又一下,钟声如洪钟大吕般响亮地传到了远方。

人们闻风而动,如潮水般涌来,将小偷捉拿归案。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