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达文学网

第五十七章 人生的大起大落真是太刺激了(第3页)

例如燕师大的政策,门槛是“已达到大学本科水平的作家”

,而不是“具备大学本科学历的作家”

那这个“已达到大学本科水平”

怎么衡量呢?……

就拿于华来说,在入学前的最高学历仅仅是高中,此外就是曾先后在浙江宁波一所口腔科和鲁院的讲习班进修过。

媒体自然不会放过刨根问底的机会,追问这些重启“作家班”

,到底有没有政策依据。

各个大学纷纷拿出20多年前上级部门下达和批复的文件,表示这些政策一直都在,上级部门从未下文作废,因此复办“作家班”

是完全合法合规。

而这些“作家班”

的学生也并不占用高考的招生名额。

这也是实际情况,历史上这些“作家班”

停办基本都不是因为政策到期,而是随着社会发展,接受过完整教育的作家越来越多,已经没有迫切的学历需求了。

关键“作家班”

基本都要要脱产2-3年,在90年代初不景气的社会环境中,当时的中青年作家已经很难做到兼顾学习和养家,所以渐渐都偃旗息鼓了。

如今纷纷复办,也不仅仅因为港岛大学特招张潮带来的舆论影响,更是因为八零后作家纷纷成长起来了。

他们虽然大部分创作的不是严肃作品,但商业化写作给他们带来的经济回报无疑更丰厚,比起上一代拿着单位基本工资、紧衣缩食读“作家班”

的前辈,他们从容优渥得多。

现在能混出名堂的年轻作家,已经不是当年拿千字20块的苦哈哈们了,而是一部书就赚几十上百万的香饽饽,最次的也至少衣食无忧。

而张潮就是香饽饽中其中最大的一块!

不过各个大学都严正申明,“作家班”

不是给张潮办的,是开放给所有符合要求的中青年作家的——因为已经有媒体把这种班喊成“张潮班”

了!

消息传回长福,不仅校长吴兴雨、班主任老王和语文老师张婷这些人懵了,紧接着在《人民日报》上看到新闻的高三年学生也都懵了。

前一天还在发愁该报哪所大专的张潮,现在的烦恼变成了是要去燕大,还是去燕师大,还是去南大、武大、西北大;甚至还可以选择先读一个本科,还是直接读研究生……

这人生的大起大落也太刺激了吧!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