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既然出了门上了岸,也不做那矜持样,大大方方的四处看。
碧玉镇比李竹去的浮云镇大上许多。
听人说,镇子靠着大湖,湖水又汇入江河,故而水路畅通。
官员勤勉,又是大族子弟,不知怎么走的路子,让碧玉镇开了两个码头。
自码头建成之日起,来往船只络绎不绝。
李竹他们靠岸的小码头都是小老百姓讨生计,另一边的大码头,叫碧玉码头。
那儿少有小船,都是大木船,两层的、三层的,大的出奇。
大船多,贵客多,人更多。
来的人多,生意也好做起来,什么都有人卖,什么都有人买。
渐渐的,碧玉镇人也富了起来。
李竹一行人一人花一文钱买了个大肉包,边走边吃,也感叹碧玉镇的繁华。
赵青枣带着几个男人往大码头去了,对他们来说,采购吃食是其次,找找生计赚了银钱才最重要。
喻霄并不发愁银钱,他身上银票都不少,再吃上几十年也够吃的,便跟在李竹身边没走。
刘呦跟许林,一个许多年没出山,一个出生就在山里,两人也与李竹一道,在镇上逛着。
喻霄也好一起把人护着。
富足的地方,人也看着乐呵呵的。
走在路上,少有吵闹的,几乎都是热闹。
李竹细细打量着,茶馆、酒楼、油坊、衣铺、纸扎店、车马行……处处都热闹,满是人间烟火气。
嗯,也不对,纸扎店除外,还是冷清些好。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