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依依想了想就同意了。
随后她小声问道:“三哥,咱们印刷用的木底板,你准备让哪家制作,光弄底板要一个多月呢。
那些孩子还要尽快练习,早早培养才好。”
杨荆道:“你不用着急,我母亲在扶风县有一家李氏匠作园。
她有许多产业,还帮着父亲经营一些私产。
这些产业有的需要自己制作产品,有些店铺运营一段时间后,就需要修缮房屋,各产业中有些工具需要定期更换等等。
为了方便运作,便在扶风县的一处大庄园中养着很多匠人,举凡金银器、玉器、铁器、木器、瓷器,都有专门的作坊。
庄园里也有烧炭的,烧白灰的,制砖瓦的,车马备的也齐全。
我寻思着,这头一批图稳当,先让匠作园里的人把工具与木板都制作了,他们更专业,保密性也更好一点。”
杨依依赞叹道:“夫人真厉害,真是神通广大。
三哥也厉害,什么都想到了。
我更厉害,一下子找到这么能干的合伙人。”
杨荆听她自吹自擂,忍不住笑道:“我外祖家虽富,以前也没有匠作园。
就是进了咱们家,五叔父在工部,与匠作监那些人都认识,后来母亲跟匠作大监方大人熟悉后,听了他的建议,就建了这个扶风李氏匠作园。
外祖家后来建的江南李氏匠作园更是齐全呢。
我说过,这些事我既然决定了,就能做好。”
杨依依道:“早知道夫人家有这么全活的匠作园,我做几件家具就直接找你了。”
杨荆道:“扶风县离你的宅子,路还是有点远呢,反正也没几件,就在西市这边做了,直接送过去,能省不少路呢。
而且,你那些顶到头的柜子需要组装,还是这边的师傅更方便。
散市铮响起,杨荆领着妹妹出了西市,在西市门口等着封长青。
杨荆跟他商量:“刚开始,封先生这几日辛苦些。
从明日起,早上骑马出城到江南别庄去,晚上关城门前回城。
帮助庄头李长惠把那些孩子安置妥当。
另妹那里你不用担心,我会让长寿每四日给她送些蔬果和日用的东西。”
又解说道:“因为买的这些人,都没有什么家人和去处了。
衣食住行都由东家初步安排了。
封先生主要是管理这几个孩子,并且在江南别庄里找到合适的场地,将来好进行雕版印刷用。”
长青极其聪明,一听就知道要怎么做了,就点点头道了一声妥当。
杨荆说罢递过一页纸,那些人的衣食住行上面写得很清楚。
那庄子里有许多长方形的单间屋舍,让人选出六间朝阳的,每屋住四人,每人一床、一箱、一小几。
每人每年过年时一套床品,按季四季衣裳鞋帽。
食也随着庄里的其他人,每年常用的器具一套。
每日供应两餐和一次点心。
在一年中丢失或人为损坏要自己出钱修理,自然损坏报庄头补上。
日用方面也有定例,每个月十五每人放五百文零用钱,个人生活用品一套,包含麻布巾子两条,牙粉一罐,牙刷一柄,冬日加护肤油一小罐。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