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好吃,做起来是有点技术难度。
不过,咱们是亲戚,您要是准备开店,只需要交点培训费,我保管把您派来的人都教会。”
凤夫人很感兴趣:“杨七小姐说的是。
西北那边地广人稀,贸易上管得不紧,宵禁也不严格,比不得都城,不但有宵禁,还只让在西市东市贸易,卖什么都有固定的地方。
我赞成开几个贸易行,请杨七小姐给我们供货。”
杨依依道:“当然没问题,我可以让燕兴邸供白糖、精盐、纸张、丝绸、瓷器、茶叶。
我的印刷厂每三个月出新书单,我的食品厂所有食品都在这报价单上,夫人拿去看看,需要什么写单子来,我安排货。
另外,我在通善坊要建医馆,还有药材贸易行。
将来会生产一些成品药,比如治热,风寒,上火,止血,外伤感染,拉肚子等的都有。
如果需要,也可以来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张明笑道:“杨七,你忘了我是做什么营生的?我那牙行,什么敢都过手。
我家还有庞大的运输团队,你有生意,找我就行,还要大老远的麻烦大哥大嫂。
他们到底是朝廷的人呢,小心为上。”
杨依依笑道:“是我没考虑周到,以后就找张当家。”
张郡公与凤夫人都微笑点头,心想,杨七不过十多岁,这生意做的大呀,人也精明。
果然大户人家见多识广,小辈耳濡目染的出人才。
想到这里,看了张长逊一眼,怪不得这小子,从小就嚷着要娶世家大族的女子,绝不娶江湖人和小门小户的普通女子。
张管事又问杨七种地种的怎么样了。
杨依依叹口气:“差点没累死我,真是隔行如隔山,平常吃起来容易,种起来太难了。”
杨蓉笑了笑:“这话说的,你从小都没见过庄稼长什么样,一天农具也没用过,还会种地?到底种的怎么样了,我到想听听。”
杨依依道:“春来庄,一千二百亩良田,年前一大半种了冬小麦。
过了年,我让大舅舅指挥庄丁们种花呢。
杏花、桃花、梨花、石榴、桂花、杜鹃、山茶、栀子、萱草、牡丹、兰花、菊花、梅花、月季。
我种花主要是在图书馆开花展,顺便卖花。
春景村,原有三十亩枣树留着,我年前让种了二十亩大蒜。
过了年,我让种了一百亩芦笋和莴笋。
又让种了二百亩从西北来的一种香料,种了二百亩西南来的一种香辛料。
种了一百亩生姜,一百亩韭菜。
春荞山庄的果树都留着,年前让庄丁们上了底肥,剪了枝,现在开始浇春水了。
春芥药园,还是种原来的药草,都保留着,有些药苗需要倒栽一下。
有空地的地方多种,种什么我不懂,都是小宛姑姑说了算。
我的重点放在春荠庄,三百亩水田,种水稻,让大伯从南方找来的良种,好几个品种,准备用新的种植方法。
先育秧,等天再暖些了,再插秧。
五百六十亩良田,让大伯从全国各地找来的麦种,准备亲自种一下,每样种一些,看看哪一种更适合这边。
七十亩沙地,种甜瓜和西瓜,现今找到六种西瓜籽,五种甜瓜籽,准备开花时节,把花粉互授,杂交一下,看能不能培养出好的瓜品种。”
杨依依说完,微微有些喘,端过来茶,灌了好几杯。
张家三兄弟互相看了一眼,心里都叹气。
看人家姑娘,干什么都像样。
自己家的孩子,真是没法说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