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达文学网

第二章 青春文学盛宴真错过了(第4页)

也不乐观。

从90年代初开始,严肃的影响力迅速衰退,以王硕、海言等人为代表的通俗站到了舞台中央,不仅作品大卖,而且影视化也很成功。

同时港台武侠、言情在青少年阅读市场上更是横扫一片,所向披靡。

但进入世纪之交,就连通俗,都开始逐渐边缘化了。

越来越丰富的文娱生活,重构了国人的阅读和文化消费习惯。

家、作家、诗人……这些头衔不再神圣,甚至开始成为某种具有嘲讽意味的称呼。

穷就直说,干嘛叫自己诗人呢!

此时的网络刚刚完成内容分化。

前网络时代的大神痞子蔡、慕容雪村那种接近传统、只是选择在网络平台发表的作品,开始逐渐淡出。

而以起点、龙空、幻剑为代表的真网文则方兴未艾,不过仍旧不登大雅之堂。

连载型的网文,即使再好,也需要时间累积来发酵影响力,半年根本不够。

关键是,2004年,个人电脑还远未普及到千家万户,张潮家也没有,他想码字都没辙。

而高中生依靠一篇作文,就收到名校录取通知书的机会,又恰巧与张潮擦肩而过。

1999年开始,由《新芽》杂志牵头举办的“新理念作文大赛”

横空出世,北大、复旦、华东师大、南大……等国内顶级学府都为一等奖得主敞开了大门,给予免试录取的优待条件。

一时间轰动全国。

“新理念作文大赛”

成为全中国中学校园爱好者向往的圣殿。

张潮也不例外。

他从初中开始就是“新理念作文大赛”

的拥趸,前几届的作文选都买了。

他也曾想投稿,但是因为对自己写出的文章始终无法满意而放弃。

如果想要破局,通过参加“新理念作文大赛”

并获奖,几乎是目前唯一的办法。

但是这个比赛时间是在每年5月份开始征稿,截稿期是11月下旬,次年1月份复赛。

他已经完美错过了。

可能就在张潮埋头于一模的时候,已经有上百个同龄人在上海的新理念作文大赛赛场上奋笔疾书。

其中有十多个幸运儿,在比赛结束以后,一步登天,绕过高考这道天堑,直接进入一流学府。

这时候张潮有点恨自己当初看走马灯时伸手伸早了,如果再等等,点中了更前面的几帧画面,重生到更早时候,他的机会会好很多。

眼前的几条路,似乎都被堵死了。

就连以高中生身份批判体制、臧否人物这种近乎于哗众取宠的路线,都有一个从新理念大赛出来的中二少年韩涵珠玉在前,自己再用这招博眼球只能算拾人牙慧。

文坛如丛林,生态位的高度越高,宽度就越窄。

尤其在自媒体还未大行其道的2004年,媒体资源十分稀缺,根本不会把关注度倾注到一个跟随者身上。

所以不能做下一个谁,只能是第一个自己。

真的没有路了吗?

张潮望向黑板上方的那面石英钟:新理念作文大赛,这场世纪初最盛大的青春盛宴,怎么能少得了我?谁说错过了时间,就不能参赛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