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所谓的“齐物”
。
也是因为这种齐物的思想,使庄周觉得他能梦蝶,同样,蝶也能梦他。
这种齐物的思想也深深影响了他对生命的看法。
他认为如果能打破生死、物我两忘,我们就能获得轻灵快活的人生。
自古以来,人类对于死亡都怀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恐惧感。
因为从常理来看,“生”
是一种对世界、对万物有感知、有回应的状态,这种感知和回应其实就是对我们生命存在的一种肯定。
而“死”
则意味着离开这个世界,并且与这个世界不再有交流,对万事万物不再有感知,这种无知无觉当然是生命不复存在的一个标志。
但在庄子的哲学世界里,这种说法却是非常幼稚和错误的。
他的齐物思想影响了他的生死观,并让他看透了生命的本质。
他觉得生命本就是一个尘归尘,土归土的过程,死不是生的对立,而只是它必不可缺的一个部分。
人类的形体和精神均非自己所有,而是自然赋予的,死亡之后,形体和精神又重新回归自然,所以生和死只是人类元气的两种不同存在状态。
而由生到死的过程就像昼夜流转,四季变更,落叶化作春泥一样,自然而然。
在这个过程里我们是永存的,只是存在形式一直在变化。
这种通达的生死观建立在庄子对生命、对万事万物的体察和思考之上,是他智慧的体现。
在与自己相扶相伴一生的妻子死了以后,庄子并没有表现出伤心,而是坐在地上“鼓盆而歌”
,他的好友惠子甚至觉得他违背世情人理。
然而,他并非无情。
他的解释是妻子本来没有生命,甚至没有气息,没有形状,混杂在大道之中,后来因为大道的变化而逐渐有气,然后又有形,有生命。
现在,又因大道的变化而失去生命,失去形体,重新回到最原始的状态。
她现在躺在坟墓里,这不是消失,而是以另外一种形式存在。
人类由生到死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所以不应该感到悲伤。
惠子认为他这种行为在道理上虽然说得通,但是在感情上却是说不通的。
这正体现了庄子和惠子生死观的冲突,惠子的生死观停留在以常人情理作为依据的阶段,而庄子对待关于生死的问题,则一直从他诗人式的艺术审美角度去看待。
庄子和惠子除了在生死观上有很大不同之外,在思考方式上也差别甚大。
他们俩在濠梁上关于“知鱼之乐”
的论辩到如今还依然广为流传。
这个故事说的是,庄子和惠子在濠梁之上游玩,庄子说:“鱼儿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这是它的快乐啊。”
惠子说:“你不是鱼,你怎么知道它的快乐呢?”
庄子说:“你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
这个故事正体现了庄子物我合一的思想,他将自己的情感意识赋予了鱼,于是鱼便有了悲喜,有了表达自己情感,与人交流的能力。
在这个故事里,惠子和庄子一个理性,一个感性,当然无法达成共识。
如果说作为当时名辩学派代表人物的惠子的智慧体现在了他理智的逻辑思维上,那么庄子的智慧则主要体现在他丰富美好的直觉取向上。
另外,从庄子的处世哲学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他的智慧。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
在与君王的相处中很多人虽然抱着美好的愿望,但由于方法不当,却最终没有得到好的结果。
庄子认为,驯君之术重在顺其自然,顺应他的本性去施予影响。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下半部简介穹顶之上,吾命之征1,这是天顶战争后的世界大尖退守南极,世界暂时恢复安宁,蔚蓝启动了全面征兵,人类生活在蜕变,源能科技大爆炸。韩青禹回到封龙岙,一觉醒来2,在一个光与暗切割的世界里,你看到浩荡人群的背影,背负战刀平静从光影走向黑暗。然后,黑暗里开始有星辰闪耀。这个世界,那些星辰,永远在...
前世,她另有所爱只顾着躲他,不惜顶着私奔的恶名离开他,直到被她爱的人亲手推入火海。今生,她惩治渣男,手撕白莲,步步为营,毕生的目标只是牢牢抓住他。顾长卿我媳妇温柔娴淑,我们家我说了算。众属下悄咪咪提醒搓衣板了解一下。许甜我听说咱家你说了算?顾长卿老婆说话的时候,我闭嘴。各位书友要是觉得重生甜妻在八零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1972年的夏天苏若正收拾着行李,过几天她就要去青大读书,那里还有一个未婚夫正等着她。可是一觉醒来,她却成了一个偏僻乡村的知青,床前站着一个陌生的军装男人,床头有一个娃正叫着她阿妈。她转头,就看...
生前,晏暠一直不明白,明明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为何父母总是偏爱弟弟把所有好的都给他,无论自己做什么都得不到关注。越是如此,晏暠便越是难受,越是不平,于是处处都和弟弟争。只要是弟弟想要做的事情,他也...
她乃当朝丞相嫡幼女,本该过着千金贵女的生活。但由于丞相宠妾灭妻,生母又懦弱无能,实则被府中众人欺凌,从小过着奴仆之子一般的生活。及笄之日母亲被害死,后来被继母嫁给一位痴傻官家子,成婚当日却离奇身亡。...
我穿越了。穿越到了兽灾爆发十年后的陌生世界里。秩序崩坏,人类苟延残喘。人人都说异兽最可怕,但在林凡看来,活着的幸存者更加可怕。林凡我不服,给我肝,给我加点,我要打造文明世界。他要成为这群人类心中的光,让他们看到阳光,就会想起他林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