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龙二年(706年)三月,他的两位往日好友宋之问、宋之逊前来投靠。
这两人都因依附张易之坐罪贬往岭南,这次逃回,无非是想托托门路获得赦免,以便重新当官。
王同皎很讲义气,痛快收留了他们。
因心情郁闷,王同皎时常与亲信在密室痛骂武三思和韦后。
不料被宋之逊偷听到了,宋之逊不念收留之恩,派儿子宋昙找武三思检举。
武三思正愁抓不住他的把柄,随即指使御史构陷称他伙同张仲之、祖延庆、周憬等人欲图刺杀武三思,废除韦后。
毕竟是自己女婿,李显对此也很重视,指派御史大夫李承嘉、御史中丞姚绍之去查,还让宰相杨再思、李峤、韦巨源全程监督。
糊涂的李显也不想想,他派去的这些人全都是武三思爪牙,又怎会有公平可言!
张仲之在众人面前供出武三思与韦后有奸情,杨再思、韦巨源装作没听见。
姚绍之赶忙让人把张仲之反绑起来押回监所,张仲之仍挣扎着说个不停。
姚绍之让人打折了他的胳膊,张仲之惨叫着说:“我就是死了也会在天庭控告你!”
谋反罪名就这样被坐实,王同皎处斩,成为门冲入,直抵皇宫,呼喝着索要武三思情人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急中生智,大声说:“我看他们意思,一定是想先杀了我,然后再杀皇后与圣上。”
听上官婉儿这么说,李显忙与韦后、安乐公主、上官婉儿登上玄武门城楼躲避,并派右羽林大将军刘景仁带百余卫士在楼下防守。
宰相杨再思、苏镶、李峤与兵部尚书宗楚客、左卫将军纪处讷得到消息,拥兵两千余人屯驻太极殿前,与李千里父子对峙。
李多祚先行抵达玄武楼,想登上城楼面见李显,解释起兵理由,却遭护卫拦阻。
李多祚只得与太子驻军玄武门前,等待皇上问话。
宦官杨思勖守在李显身旁,主动请求进击叛军。
得到李显默许后,他独自下楼叫阵,一刀砍死了叛军将领野呼利。
野呼利是李多祚女婿,素以勇悍着称,却仅一个照面就被杨思勖所杀,叛军士气顿时大挫。
李显借机从城上探出头来,俯身对楼下士卒喊话:“你们都是朕的卫士,为何跟随李多祚造反!
有能斩杀他们的,算你等大功一件!”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