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达文学网

黄石传书(第3页)

两人一见倾心,张良多次以《太公兵法》进说刘邦,刘邦多能领悟,并常常采纳张良的谋略。

于是,张良果断地改变了投奔景驹的主意,决定跟从刘邦。

作为士人,深通韬略固然重要,但施展谋略的前提则是要有善于纳谏的明主。

这次不期而遇,张良“转舵”

明主,反映了他在纷纭复杂的形势中清醒的头脑和独到的眼光。

从此,张良深受刘邦的器重和信赖,他的聪明才智也有机会得以充分地发挥。

张良住在下邳时,行侠仗义。

项伯曾经杀了人,跟随张良躲藏起来。

过了十年,陈涉等人起兵反秦,张良也聚集了一百多个青年。

景驹自立为代理楚王,驻在留县。

张良打算前去跟随他,半道上遇见了刘邦。

刘邦率领几千人,夺取下邳以西的地方,张良便归附了他。

沛公任命张良做厩将。

张良多次根据《太公兵法》向刘邦献策,刘邦很赏识他,经常采用他的计谋。

张良对别人讲这些,别人都不能领悟。

张良说:“沛公大概是天授予人间的。”

所以张良就跟随了刘邦,没有离开他去见景驹。

等到刘邦到了薛地,会见项梁。

项梁拥立了楚怀王。

张良于是劝说项梁道:“您已经拥立了楚王的后人,而韩国各位公子中横阳君韩成贤能,可以立为王,增加同盟者的力量。”

项梁派张良寻找到韩成,把他立为韩王。

任命张良为韩国司徒。

张良“复韩”

的目的终于达到了,“复家”

的政治夙愿也得以实现,因而竭尽全力扶持韩王成,挥师收复韩地(指战国时韩国地盘),游兵于颍川附近,时而攻取数城,时而又被秦兵夺回,迟迟未能开创大局面。

这一年年底,楚怀王命刘邦、项羽分兵伐秦,并约定:谁先入关进咸阳,谁便可以立而为王。

刘邦取道颍川、南阳,打算从武关进入关中。

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七月,刘邦率兵攻占颍川。

韩王和张良便与刘邦会合了。

刘邦请韩王留守阳翟(韩故都,今河南禹州市),而让张良随军南下。

九月,军队抵达南阳郡(今河南南阳市)。

南阳郡守奇退入宛城(河南南阳)固守。

刘邦灭秦心切,见宛城一时难以攻取,打算绕过宛城继续西进。

张良认为不妥,劝道:“您虽然急于进关,但这一路上秦兵还很多,而且都扼据着险要的地势。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