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62o年四月,护送姬雍的秦军已经在路上。
但这个时候的秦康公,还不知道他的外甥姬雍,已经当不成晋国国君了。
秦康公不知道姬夷皋已被立为国君,更不知道赵盾已经率领晋军,正在夜幕的掩护下,悄悄逼近秦军。
当秦军行进到令狐时,被突然出现的晋军打了个措手不及。
秦军没有丝毫防备,被打得落花流水。
晋军一直追击秦军到刳附近,才停止追击。
这就是秦晋间的令狐之战。
迎立姬雍的先蔑和士会,哪里会想到赵盾闹这么一出。
两人只好随着溃逃的秦军,逃往秦国避难。
晋灵公继位四个月后,公元前62o年八月,晋国召集齐国、宋国、卫国、陈国、鲁国、郑国、许国、曹国,八个诸侯国在扈地会盟。
小孩子晋灵公,无法与各国国君见面,只能由赵盾代劳。
八个诸侯国,前来参会的都是国君,分别是齐昭公、宋成公、鲁文公、卫成公、陈共公、郑穆公、许僖公和曹共公。
打的旗号,仍然是齐桓公时期的“尊王攘夷”
,这就是“扈之盟”
。
不过,行使霸主权力的不是晋国国君晋灵公,而是晋国正卿赵盾。
“扈之盟”
针对的目标,就是南方的楚国。
权臣赵盾代替国君会盟,开了诸侯国会盟的先河。
赵盾也因为这次会盟被载入史册。
这次会盟,使赵盾名声大噪。
扈地会盟不久,狄人开始入侵鲁国西部边境。
已经病入膏肓的鲁庄公,赶紧派遣使者向晋国求救。
赵盾派人前往潞氏国,想通过逃亡在这个狄人国的狐射姑,劝说狄人从鲁国退兵。
狐射姑和潞氏国宰相酆舒,并不关心侵犯鲁国的事,反而轻松谈论起赵盾来。
酆舒问起了赵衰和赵盾父子俩,这就有了狐射姑对这父子俩的评价,说赵衰是冬天的太阳,赵盾是夏天的太阳。
这一年,赵盾因为鲁国又亲近楚国,出动晋军攻打鲁国。
鲁文公深知,赵盾是一个不是国君胜似国君的权臣。
为了鲁国的生存,鲁文公只好委曲求全,派东门襄仲给赵盾送礼。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