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时辰后,罗成、徐义撤离。
三百余俘虏尽数被屠。
另一边,蜀山四人与一千武卒刚抵平县。
若只是蜀山四人,应在流沙谷前就能追上。
有了一千武卒跟随,四人也只好放缓。
饶是如此,武卒的脚力也让宋玉暗自惊叹,爬山涉水、干粮充饥,日行百里。
自问若是自己不在蜀山,是寻常士兵早就累趴下了。
而走进平县,一是短暂休整。
二是在平县似乎与其经过的其余县乡有所不同。
在县郊,能看见大批民众挽着裤腿耕种。
战乱的创伤在此处,正缓缓缝补着。
趁着武卒休息,宋玉一打听才知,县里县丞带着县衙衙役带头开荒种地,还贴出告示,家中无地或是少地的,待到秋收,县里只收一成租。
一旁的高三十轻言:“咱们的骑兵到过这里。”
宋玉点头,又不自觉笑。
想起起初唐宁问高三十,如何知晓往什么方向走。
高三十微笑不答。
可一路上,高三十总能准确指明方向。
唐宁猜想定是有什么特殊记号,可任其如何仔细查看仍是毫无头绪。
追问之下,高三十回道:“不能说!”
宋玉照着一农户所指,总算是找到了正坐在田间的县丞。
高三十拿出身份腰牌。
拱手问道:“请问此前路过的一队骑兵骑兵走了多久?除了我们,还有什么人经过此地?”
中年县丞想了想,回:“约莫两日吧!
昨日又有骑兵来此,与你们所问一致!”
高三十接着又问:“从此处到雁门关,最短的路可有什么必经之路?”
中年县丞道:“流沙谷。
此去向北一路直行便是。”
此时,只听得从远处阵阵轰鸣声传来。
吕子明抬手:“宋玉,剑”
,也不用宋玉动手。
吕子明人影一闪,便站上郊外一高岗。
宋玉腰间桃木剑,自行弹出,吕子明刚落下,剑已至手中。
直到尽头出现大旗,旗上一“凉”
字。
高三十大喊:“自己人!”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