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从客栈里出来,看着街上人来人往,人人都知道北边在打仗,但对城里的人们,估计是早已习惯了,生活照旧。
武威城里,城东住着官家人,城西大部分是家里殷实富足人家。
城北是穷苦人家,平民。
城南则是各种小贩,赌场、青楼、戏院、当铺等鱼龙混杂。
宋玉被城西的热闹场景吸引。
远远就听见了吆喝声。
西北人好吃牛羊肉,然后就是各种面食。
虽说到西北的时间也不短,可宋玉还是有些不习惯羊肉的膻味,快步穿行。
前面是十字路口,直行可以看到街道两边均是青楼妓馆,现在是上午,看着还好,午时过后,客人才会慢慢多起来。
在大齐,青楼与茶楼、酒馆一样同属正经行当,朝廷礼部下设乐坊,负责管理登记入册。
虽说世人常以为其中女子卑贱,但这“世人”
一定不包括男人。
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
有文人墨客,亦有贩夫走卒。
来这里无外乎:找乐子!
至于什么样的“乐子”
。
人与人不同,本就没有高雅低俗之说,吟诗作对是乐,鱼水之欢是乐,闲谈听曲儿是乐,孤身买醉也是乐!
“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宋玉没这闲情逸致,往左是赌场、当铺、钱庄。
如今有战事,当铺、钱庄生意十分红火,毕竟实物不好搬运,尤其外乡人在城里做生意的,把东西换成钱财回老家避祸是不错的选择。
往右,是茶楼、戏院。
虽说青楼也可以看戏喝茶,可是一般人消费不起。
在这里,一碗普通茶水,花生瓜子,可以坐一天。
宋玉觉得这条街和朱家镇里的茶馆很像,越亲切,慢慢走了过去。
门前石阶上坐着歇脚的车夫,大堂里说书先生声音洪亮清晰,说至精彩处,掌声、喝彩声、起哄声,夹杂在一块儿。
宋玉才现,原来离开家乡也有几年了,有些想念。
石阶下,一旁有个画糖画的小摊。
一个中年人拿着小勺在画着一只小鸟。
宋玉低头看着,想着小时候父母也给他买过这么一只小鸟。
在街的尽头拐角里一条背巷,突然窜出一群小孩,打头的一个估摸有个十岁左右。
引得街上的行人一片骂声
“滚开,臭乞丐。”
“一群没妈的野孩子”
那名打头的小孩边跑边左右打量着周围的人,朝着宋玉所站的地方跑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