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朝栋极力压着火,看也不看方宁,拉着王清举就走。
方宁捂着脸呜呜的哭了起来:“小叔说话不算话,奶奶也是,说好给我们家盖房,现在又不想给了,你们还逼着我爹出钱,呜呜,没天理了。
不给钱,我就上镇上找先生说去。
让他好好管你……”
杜朝栋气得五脏六腑一起冒烟,恨不得踹她几脚。
他一脸尴尬的向王清举解释:“别理她,这孩子平时就爱乱说话,我带你出去走走。”
杜朝栋拉着王清举进了书房,方宁在菜园子站了一会儿,又悄悄地摸回前院。
杜朝南已经回来了,果不其然,他一脸愁容,和方氏相对无方。
半晌,方氏才无奈地问道:“他爹,咱娘说的这事我觉着有些不地道,老刘家有钱肯定会还,他要真没钱,咱不能真去拉人家东西吧?”
“乡里乡亲的,是不能这么做。
可大哥二哥他们当面把工钱全拿出来了,二哥说钱是从他连襟家借的。
咱们一点不拿也不合适吧。
反正都供到这一步了。”
方宁在旁边慢慢地听明白了,原来,何氏又将主意打到了杜朝南借给刘大同的钱上,她说如果中秋过后对方再不还钱,就去到对方家里拉东西。
当然,坏人是杜朝南去做,东西她落着。
就当抵了杜朝栋的束脩了。
杜朝南不想去拉东西也可以,那就自己把钱拿出来。
“爹、娘,咱们不是分家了吗?咋还跟没分家一样?”
方氏叹了一声,耐心解释道:“可不呗,分家就图个清净。
其他的一样跑不了。”
杜方宁想了好一会儿,严肃地接道:“那咱们家是不是该立个分家的字据?”
她记得农村老家分家就请村长和族里的老人见证一下就行,也没见谁立什么字据。
据她观察,整个南山村里的平头百姓也都没有这习惯,至于那些有钱有产的她就不清楚了。
但何氏这帮人跟别人不一样,她什么事都得防着,最好能明确规定好权利和义务。
什么该出什么不该出,全都得说明白了。
杜朝南一脸迟疑:“这不好吧,村里祖祖辈辈都是这么分的,也没见谁家怎么样。
就几亩薄田,用得着这样吗?传出去会让人笑话。”
别人会笑他们穷人多作怪。
“爹,我不怕别人笑话。
我就请里正,他这回总跑不了。”
方宁说做就做。
明天他们又要进城了,她可不想再被搜身。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