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说蔡琰也不知道这段历史到底是怎么结束的,所以此时她能想到的就只能是,让老头躲起来,逃出长安再说,本来历史就是强者的游戏,老头只要活着,就能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但她也知道,这个理由只会让老头更加愤怒,但又实在找不到更好的理由,只好给蔡夫人使了一个眼色,让她来劝蔡邕别去惹这个大麻烦。
蔡夫人一向很听蔡琰的话,再说,本来在她看来董卓死了,压在心头的大石也就放下了,现在她手上有的是黄金、珠宝,也想像董祀那样在曹操的地盘上买个小山,当当地主婆,过点轻闲日子多好。
于是刚刚还劝蔡邕这次正好时机,向朝庭请辞回乡,现在听蔡琰这么坚持,自然也就站在蔡琰这边了。
“老爷,琰儿说得对,不如等等看,现在长安已经很乱了,国相的人马一定不会善罢甘休的。
两方对垒,只怕真的很麻烦的。”
蔡夫人是和蔡邕一起得到的消息,自然对外头的情况比蔡琰知道得要多点,更有说服力。
蔡邕没看妻子,她没读过什么书,她的见识到哪他很清楚,所以不用说,但是蔡琰不同,府中四千卷藏书倒背如流的女儿,怎么可以这样?
“爹,这是乱世,咱们管不了,不管是董卓还是别人,说到底他们争的就是一个权,一个天下而已。
你是读书人,由他们成王败寇,打个你死我活就好了。
您以为仅凭一人之力,可能力挽狂澜吗?何苦去沾染那池污水,弄脏自己的羽毛?”
蔡琰深吸一口气,愤然的看着父亲,她历史再差,也知道后来曹操挟天子令诸侯,哪里轮得到蔡邕这些清流说话?若在这时还想着保有风骨,就是死路一条。
此时不说,让他冲出去与王允斗,就算不死,将来也一定能和曹操斗,那就置全家与不顾,蔡琰决心一定要让老爷子看清事实,别做无谓的挣扎。
“沾染那池污水,弄脏自己的羽毛?”
蔡邕喃喃的重复了一遍,苦笑起来。
原来这就是蔡琰的心里话,这些年来,她不在意门地,认真苦读,虽不轻易开口说话,但对时事又颇有见的,自己一直那么的欣赏她。
不止一次的在心里叹息,为什么她不是个儿子,那么蔡氏一门将又出一杰,会多么的荣耀?
结果,她这些年来所做的一切,不过是怕‘沾染那池污水,弄脏自己的羽毛’?她读书除了为自己之外,就从来没想过其它。
原来蔡邕一生最最得意的弟子、爱女是个自私透顶的家伙。
蔡琰从父亲的眼中看到失望与痛苦,她理解不了,但她还是会屈服,这个老头是她父亲,上辈子已经过早的失去父亲,她这辈子不想失去,默默的跪在了蔡邕的面前。
“知道错在哪吗?”
看到蔡琰跪下了,蔡邕轻叹了一声。
“不该以一已之私,而枉顾大义。”
蔡琰很老实,虽然并不认同老头留下是什么天下的大义所在,但还是说了。
现在她必须把老头哄高兴了,老实的跟她走。
她只是一个女子,她管不了天下,她只想管住父亲。
“女儿太自私,不应该只是怕父亲为大义牺牲,而置父亲的名声于不顾。
只是四年前父亲能为了全族之人的命接了董卓的诏,此时难不成不能为了母亲和我们姐妹而再牺牲一次?”
看蔡邕的面色略暖,她再次打出了亲情牌,怎么说在老爷子心里,蔡夫人还有自己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他总不能真的舍下来吧!
“你也说了,那次是全族人的性命,为父再不该也不会断了家族的香火。
只是此次,最多只是为父的一条命罢了,再惺惺作态,就真是贪生怕死之辈了。”
蔡邕也说得很平静,四年前的那次奉诏至今还是他心时的一道抹不去的创伤,对他来说,这就是污点,他不想带着这个遗憾委曲的死去。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