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达文学网

第46章 优秀的战略战术(第2页)

中央和志司认为,我军若是能在对方阵营沉浸于失败情绪的时候,迅出击,或许有胜的可能。

但是,就当时的局势来看,更加偏向于“缓胜”

的心态。

志愿军的参战,不在联合国军的计划之内,所以敌军在短时间内没有缓过来是正常的事。

而且我军刚刚经历了频繁的、长期作战,战士们的体力和精神都有透支的危险。

一旦敌人开始反攻,我军就会很难招架。

果不其然,第三次战役结束之后,以美国为的联合国军就开始对中朝联军驻地开始大规模的反攻。

正在休整的中朝军队被迫转入防御作战,匆匆忙忙与敌人展开第四次战役。

第四次战役结束之后,原来撤退至釜山地区的联合国军又打回了三八线附近地区。

但由于志愿军的顽强抵抗,敌军未能再进一步。

联合国军的武器装备占有较大优势,机动性较强。

志愿军曾经多次尝试围攻美军一个师或者一个团,却经常碍于对方飞机、坦克的反攻而不得不放弃。

这些经历大大打击了将士们的作战信心。

在正式动第五次战役之前,中央多次强调要让将士们重拾信心,不要为了无意义的小胜利浪费兵力。

又叮嘱说,我们每次作战不必抱有太大的野心,在每次战斗中,我军能够歼灭敌军一个营,至多两个营就够了。

这种小规模的歼灭战虽然看上去对敌人造成的杀伤力不大,但实际上是在无形中瓦解敌人强大的力量。

等到小歼灭战达到一定数量,志愿军就可以对敌军起全面的围攻。

年月,中朝军队向联合国军起全线进攻。

在西线,志司以一个兵团正面迎敌的同时,在左右两翼又派遣了个兵团,从侧面迂回包抄,采用小歼灭战的方式分割敌人的主力军。

在此次战役中,志愿军大获全胜,歼灭敌人余人。

三、“有目的地打”

——以打促和

年夏天,抗美援朝战争局势生了显着的变化。

曾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入平壤的联合国军被逼退至三八线以南,志愿军的顽强死守使得美军难越雷池。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双方势均力敌,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为了巩固战果、顺利推进和谈,志愿军实行“边谈边打”

的战略方针。

中央强调,我们在与敌人进行政治斗争的同时,也继续军事斗争的准备。

有必要时可以以打促和。

果然,停战谈判刚开始不久,美国方面就以各种借口和方式阻碍谈判的继续。

月,美军以武力相威胁,企图逼迫中朝双方重定分界线。

志愿军进行迅的战术反击之后,美军才乖乖回到谈判桌上。

之后,美军又以沿海岛屿不受军事分界线限制为由,企图强占半岛附近的岛屿。

志司遂下令命志愿军以武力收复岛屿,堵得美国当局哑口无言。

谈判后期,在处理战俘遣返问题上,李承晚当局不顾朝中两国意见,就地释放战俘。

此举令中朝两方感到十分不满。

于是在月日,志愿军向金城地区驻守的韩国军队起进攻。

短短数日,志愿军歼敌余人,收复多处阵地。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