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达文学网

第42章(第2页)

今者窃闻其得罪,逮捕赴狱,举家惊号,忧在不测。”

“不胜手足之情,故为冒死一言。”

“轼居官在家无大过恶,惟是赋性愚直,好谈古今得失。”

“轼感荷恩贷,不敢复有所为。”

如果能原谅苏轼这一回,肯定再也不敢了啊!

“臣欲纳在身官以赎兄轼。”

愿用自己的官职为哥哥抵罪。

苏东坡在朝野具有才名,为他求情的人也不少。

宰相吴充一次对神宗说:“陛下以尧舜为法,薄魏武固宜,然魏武猜忌如此,犹能容祢衡,陛下不能容一苏轼,何也?”

安礼觐见神宗,进言道:“自古大度之君,不以言论罪人。

苏轼自恃才高,一旦示法,恐后世以为不能容人。

愿陛下宽大为怀。”

“朕不想深罪他,召他对狱,考核是非,不久将放出。”

王安石此时已远在江宁,虽说王安石下狱和新法脱不开关系,可王安石还是上奏求情,

“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

终于,十一月二十九日,圣谕下发,诏曰:

“朕之所治,虽非圣世,但朕决不以文字之罪杀人,更不会以文字为狱而累罪于天下文人,招致千古不绝之唾骂!”

随着苏轼走南闯北的基层锻炼,所做诗句实则也只多痛惜民间疾苦,并非不理解王安石新法初衷。

后来苏轼和王安石也渐渐有了相惜之谊,

“骑驴渺渺入荒陂,想见先生未病时。

劝我试求三亩宅,从公已觉十年迟。”

报宁寺

王珪与充并相,忌充,阴掣其肘。

而充素恶蔡确,确治相州狱,捕安持及亲戚、官属考治,欲钩致充语,帝独明其亡他。

及确预政,充与议变法于前,数为所诎。

安南师出无功,知谏院张璪又谓充与郭逵书,止其进兵,复置狱。

充既数遭同列困毁,素病瘤,积忧畏,疾益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