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达文学网

第578章(第6页)

然后将百余只炸药包贴着山包的顶部安置,引爆之后自然是天崩地裂,山包塌陷,彻底夷为平地。

事实上在引爆之前,因为挖空泥土的行为,导致跃马台上的凉亭差点倒塌,还是用巨木在下边撑住了才没有露馅。

为了挖开土包,一千多士兵硬是挖了三个晚上,将挖出来的泥土全部用沙包装运至营后堆积,不让城头看出破绽。

可谓是为了配合城里的流言,王源也算是下了血本了。

军中新补充了几百只炸药包,王源曾经想过要通过在城墙下安置炸药包的手段炸塌城墙的。

但他发现这个想法很好,但实施起来却是不可能的。

要在城墙下放置炸药包,达到炸毁城墙的目的,或许在其他的城池可行,但在这里绝对不行。

挖地道通向城下是私心妄想,光是那十几丈宽,数丈深的护城河便不可逾越,更别说要想炸塌城墙,必须得挖透城墙根部的地基,将炸药防止在城墙地基之下才可。

那可不是一般的工程量,有那手段,何不干脆直接挖穿城墙,还费那个劲作甚?所以宝贵的炸药便成为了王源演戏给城中军民看的手段,给城里火热的流言再加一把火。

这个消息也确实迅速的让城中的流言达到了沸腾的状态。

原本不太信的人因为轰天雷的存在也开始相信整件事情。

高明的撒谎者一般都是谎言夹杂着真话,一旦真话被证实,人们便会连谎言的部分也都认可了。

这便是人的一种普遍的心理。

满城风声,自然不可能不被上层得知。

李光弼对这些流言也早有耳闻,但他却无暇去处理,因为时间紧迫,他现在一门心思要做的便是抓紧将长安城防加固,抓紧训练新兵,抓紧准备守城的物资,一刻也不能耽搁。

他知道,城外的神策军是不可能一直驻扎不攻的。

随着即将进入寒冬腊月之中,天气的严寒也逼着神策军做出选择,他们要么在下一场大雪来临之前撤走,要么便会在那之前发动攻城。

更有可能发生的是后者。

李光弼不在乎,但不代表其他人不在乎。

郑秋山从城中开始流传这些流言的时候便已有耳闻,数日后城中这样的流言越来越沸腾的时候,郑秋山终于去见了李瑁,告知了城中流传之事。

李瑁闻听此事后将郑秋山狠狠的训斥了一顿,斥责他道:“眼下众志成城防守长安之时,你拿这些市井流言来跟朕说,那是何意?你该去全力协助李光弼办事才是,而不是背地里说他的坏话。”

郑秋山满脸羞愧的退了出来,气的心中大骂。

但他没有放弃,他觉得这件事必有蹊跷。

若流言是真,那李光弼便是拖着大家一起下水,他有责任让陛下明白这一点。

一日后,当城外的轰天雷爆炸的消息得到证实之后,郑秋山再一次进宫,详细描述了轰天雷将那座跃马台夷为平地的经过,并找来十几名亲眼目击此事的将领加以证实。

李瑁这时候才感到有些紧张。

这轰天雷威力如此之大,那这城墙工事修建了又有何用?长安城岂非危在旦夕么?李光弼为何无动于衷?难道当真是因为他绝无退路?不得不死撑着?

一旦心中有了疑惑的苗头,接下来便是源源不断的猜疑。

李瑁本就是个疑心重的人,只是对于李光弼,他一向并无猜忌。

可是李光弼兵败之后,即便依旧信任李光弼,但和以前相比,心中早已生了些疙瘩。

此时更是越想越觉得猜疑。

郑秋山又在旁不断的添油加醋,着实加了一把火。

但即便如此,李瑁还是没有表态,他并不完全相信这件事。

但问题是,那轰天雷如果属实,长安城的安危确实堪舆,这件事需要问问李光弼,看他如何应答。

李瑁立刻召见了李光弼,先是询问了城防的进展和对战事的展望,李光弼条理清楚的回到了李瑁,这些本就是他在心里千遍万遍想好的事情,自然是胸有成竹。

然后,李瑁话锋一转,问到了轰天雷的事情。

“兄长,城里疯传神策军有一种叫做轰天雷的攻城利器,可轰破城墙。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