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岑淼瘪起嘴,她看着墓室内好几处赫然醒目的“请勿触摸”
标识,和雅婷交换了个失望的眼神。
站在刘氏祠墓的中主室,随行的临城博物馆副馆长向她们介绍起刘氏祠墓的墓制。
“刘氏祠墓的入口石、台面石、横额、迭涩石、栌斗、柱……这些都是先在墓外采石、搬运、琢磨和雕刻好,再分别运进墓内砌石安装的。
这个一号墓总共用了280块石材,这里面包括有42块画像石。
这在东汉末年算得上是庞大且繁复的工作了。”
岑淼一边听副馆长的讲解,一边绕着中主室的石柱仔细观察主室四壁上的大幅画像石。
“东壁上刻画的是汉代的乐舞百戏,”
副馆长指着画像石上的一个个人物开始介绍汉代杂技、乐舞、百戏的历史,岑淼兢兢业业地举着手机将过程全都录了下来,“南壁上刻画的是西王母和东王公。”
副馆长讲解至此时,岑淼看着南壁画像石画面里对坐于玄圃之上的西王母与东王公,不作声地收起了手机,只做专心听讲状。
岑淼在来临城之前,照例预先做了很多有关两汉文化的文献资料调研。
在这个过程中她注意到,东汉早期以前的汉墓中,西王母多是与捣药兔、仙草、神兽等意象组合出现,来表达汉人渴望长生不死的愿景。
而在汉代以前,并没有东王公这位男性神,西王母开始与东王公成对出现是在汉代的造神运动后,东王公被人为地创造出来,以配偶的身份与西王母构成固定的组合关系。
顺着这条线,岑淼又去查询了东王公的地位在后世发生的转变,她发现从东汉以后,凡是描写西王母必然要相应地提到东王公,东王公甚至后来居上地被摆在西王母之前。
岑淼明白这是封建时期统治阶级的政治诉求,以及“男主女从”
的意识在起作用。
她没有和任何人交流自己的发现,只是暗自在心里有了打算——她打算将“东王公”
这个角色从她的设计中剔除,只专注于设计和数字活化“西王母”
形象。
在接触“文化遗产数字化”
的过程中,岑淼就听老师和前辈们强调过:“我们要做的是挖掘历史文化,推动文化遗产被更多的大众发现和喜爱,因此我们不必预设立场,我们只是历史的见证者、讲述者。”
“我们不必预设立场”
——岑淼从来没有打心眼里认同过这一定位。
在她看来,这就和男人说“不要用性别视角看文艺作品”
一样。
副馆长和李屏自然没看出岑淼的走神,雅婷却察觉到她的心不在焉。
面对雅婷表示询问的靠近,岑淼贴着她打了个寒战说:“真的有点冷。”
“墓室就是比上面冷,”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