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水稻约莫可以卖五钱银子,一亩水田产出来的水稻就可以卖一两五钱左右。
而一石高粱籽的价格约莫是六钱银子,一亩水田产出来的高粱籽只能买一两二钱银子。
这样一比较,十亩水田种高粱,便比种水稻少了三两以上的收入……
可那时候萧惠欢不惜以绝食相抗,萧大成虽然恼怒。
却又心疼女儿,最后终究还是咬咬牙,顶着庄上其他人的白眼种了。
心想大不了就是今年少攒那么几两银子,还是女儿要紧啊……
如今,萧惠欢的坚持终于有了回报。
今年自入夏以来,老天爷便滴水未下。
每天都是艳阳高照,足足四个月的时间,不曾下过一场雨。
一直到前几天,才突然来了那么一阵暴雨。
之后又恢复了老样子,干涸了四个月的水田,一场暴雨远远不能解决问题。
今年的水稻减产已经是必然的。
靠近小清河的地方,还可以用水车灌溉,或许每亩能收上一石多点;离小清河较远的,每亩能收一石都不错了……
相比其他人家的大规模减产,萧家就轻松多了。
十亩水田里种的高粱,丝毫不用担心减产。
剩下的五亩水稻,一家人照料起来轻轻松松,即便不去和别人抢水车,每天一家子人肩挑手扛的从河里取水来灌溉,也能将这五亩水稻浇灌得茂茂盛盛,反倒没有丝毫减产的担忧。
这段时间,萧家庄的众人议论得最多的,可就是萧大成年初的怪异之举了。
不少人都在暗地里猜测,萧大成是不是得了何方高人的指点。
要不然,他咋能未卜先知,知道今年会大旱,所以在春耕的时候就在水田里种了那么多高粱呢?
至于那个王家大嫂,心中想的则又有些不同。
她隐隐觉得,萧大成在年初的时候,是不是听了他女儿萧惠欢的话,才种那么多高粱的?因为她女儿似乎能知道这天儿会怎么变,前几天那场暴雨,任谁都想不到,可那萧惠欢却偏偏提前就知道了。
然而,王大嫂心中打着自己的小九九,这个秘密她没打算告诉任何人。
而是悄悄的放在心底,心中打定主意,等到秋播的时候,再看看萧大成家里种什么,然后自己家也跟着种什么……
萧家的水田离小清河不远也不近,算是处在一个中等的地方。
下午的日头异常猛烈,田地里的庄稼和路边的小花小草什么的,已经被炙烤得奄奄一息。
若是再没有雨水灌溉,恐怕很多都要枯死了。
萧惠欢带着一只特大号的斗笠,以避免日头的猛烈炙烤。
手上吃力的提着一只木桶,里面只装了大半桶浑浊的河水,她现在这副身体只能提得动这么多。
好不容走到自家的水田边上,将木桶里的水倒进田里。
然后直起腰来,抹了抹脸上的汗水,转身又要回去河边继续打水。
结果转过身来的时候,却见母亲和大哥每人挑着满满的一挑水,吃力的走了过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