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哥,你听,阿澜会叫人了!”
褚氏撑起身子抱起云澜惊喜道。
谢宜消瘦面庞上露出笑意来,一把抱起云澜亲了亲后带着期望道:“来,喊阿父,阿——父——”
云澜看着温和的父亲,一阵激动。
其实想来,谢氏一族的男子,虽然才华横溢允文允武,但是对待妻儿大多是柔和的。
“阿父——”
云澜说着就眼泪汪汪,前世的时候,父亲谢宜在自己七岁的时候意外过世了,其后自己同母亲及弟弟的境遇才一日不如一日的。
“真是好闺女!”
谢宜抱着长女笑道,亲手接过侍女端上来的糊糊,一勺一勺喂给了云澜吃。
即便这糊糊真是难吃,云澜也觉得这是珍馐美味,很乖巧的吃完了。
多年后能够再一次的吃到父母准备的吃食,她只余感激和欣喜。
谢宜带着家人离开建康城的时候,正是侯景之乱爆发的前夕。
没想到这次的举动让全家人躲过了屠刀。
当时其后,整个江南都因为侯景的兵变而乱了起来,谢氏一族更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
比当年的孙恩之乱还惨烈,此次在建康城的谢氏族人大多遇难,侥幸躲过去的族人,都是因为在外地或者在会稽郡的族人。
谢宜算得上是谢氏的嫡支,祖上是谢安从弟侄玄孙谢弘微一支。
谢宜摸了摸女儿的头发,想到自己当初坚持离开建康,也是因为发觉萧梁之乱将起,谢氏高门,但是自刘宋起,便已经空有名士大族之头衔,处处为朝中人所用所忌。
只要出事,只怕也有劫难。
奈何他之语,建康族人无多少人响应,他们以为如今的谢氏,不复早年对朝局和军权的影响,即便国事又变,应该不会牵扯到谢氏一族。
叹了口了,谢宜知道多想无益,但是心中是悲凉与疑惑的,谢氏一族并无揽权之心,多年来虽同琅琊王氏并称,但是自先祖谢安、谢玄之后,仕途之上并没有登封至极者,反而家训中以退字当先,在士族中是比较低调的,子孙多寄情于山水,性情清高淡雅。
但是从孙恩之乱到侯景之乱,为何谢氏一族受到的祸害最大?
谢宜每每在心底质问时,心中难免有些悲痛地,对于南方自晋时的几代君王,都颇有了微词。
“笃笃笃——”
一阵马蹄之声由远而尽传来,其后是大队士兵器械的脚步之声。
“使君……怎么办?”
管事谢重脸色大变,忙问道。
茶铺的老板是个小农,心中也很是着急,但是好不容易来了这么多客人,忙笑对着谢宜一行道:“客官莫急,如今咱司州属于魏国的,那些军爷们应该不会做那等强盗事宜的。”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