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亦池因为从小请客吃饭,就知道了自己的妈妈会做菜。
而对比之下,有许多小朋友的妈妈是不会做菜的。
因此在这一点上,我给亦池带来了荣耀。
在观察中我发现,这种荣耀感使亦池乐于窥探我在厨房的行动,并且跃跃欲试。
从此以后,我在厨房忙碌的时候,就会留心亦池的情绪。
每当孩子情绪合适,我会把她唤到身边,向她展示厨房美好的富于艺术的一面。
亦池小的时候,我会抱起她,让她炒炒菜,放放盐。
转眼之间,我会将一盘绿油油绵软又清香的菜肴端给她看,告诉她:“这就是你做的!”
然后,当全家开始吃饭的时候,我会再次用赞叹的语气宣布这个新闻。
后来,亦池上学了,够得上灶台了,只要她有心,我会放手让她炒个青菜呀鸡蛋什么的,炒不好也无所谓,玩玩闹闹也无所谓。
关键的是,但凡她有兴趣的事情,我得尽量为她留下印象、找到感觉和培养感情。
每个学期期末,学校都要求家长为自己孩子的家里表现写评语,我每次都要郑重其事地把亦池在厨房的勤劳与创造写上去。
12.厨房里的教育
厨房里的教育,并不仅限于烹饪和洗碗做饭。
文化和艺术因素在厨房里,也是非常集中和丰富的。
我常常以饮食作为缘由,上下五千年、天南海北、文学诗歌地给她讲故事。
我带孩子学习使用各种餐具,也带孩子品尝美味,也还教她如何吃饭。
吃饭也是一门学问,饭要吃好,但是又要不饕餮、不滥吃、不贪馋、不铺张,这也是一个人的基本尊严和体面,也是一个孩子必须学习的人生功课,一旦学好了,它会提升孩子的文化品位,会给孩子带来难以估价的自信。
你很难想象一个在饭桌上总是遭人耻笑和贬低的孩子,在班级里会抬得起头来。
而孩子获得的自信越是充分,他就会越有气势去驾驭和掌握功课。
孩子都是有好胜心的,都是想掌握比别人更多知识的,哪怕仅仅出于孩子气的卖弄,他们也都是好学的。
就看父母,尤其是在日常生活中和孩子相处更密切的母亲,是否用心带孩子,是否懂得怎么去带孩子。
亦池才5岁多的时候,跟随我下厨房,那时候她正起劲地学习把鸡蛋磕破,并运用腕力用筷子在碗里打鸡蛋花。
忽然她随口问我:“妈妈,你刚才放进锅里的是什么?”
我说:“是油和盐。”
她就说:“啊,我知道了。
妈妈,胡椒味精盐,酸甜苦辣咸,这就是押韵吧?”
我那份惊喜啊,我看着她,连声叫好,我说:“当然!
当然!
这就是押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