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小官员说:“晋王死后,梅评事和叶将军都消失了差不多半个时辰的时间。
他们两个同坐一张桌子,都不见了,便尤其显眼。”
十三心想:那半个时辰里,自己正在思考季氏的事情。
叶裴青应该在晋王死之前就把王焕杀了,那段时间他又去做什么了?
他垂头走出去,吹了一阵寒风才平静下来。
叶裴青打仗去了,还得要好好想想如何善后。
第39章来男人和男人之间吵架也这样啊
自己和叶裴青当夜的行踪已经引起了杨蕴的注意,这不是一件好事。
杨蕴表面上并没有表现出任何异样,照样让十三查案,也总对他笑咪咪的,十三却觉得有些紧迫感,时时有种让人盯住的感觉。
他迫切地需要有什么事情发生,来把杨蕴的注意力引开。
叶裴青这一案最大的破绽,就是没有给王焕安排杀人的动机。
王焕是晋王的亲信,跟随晋王已经有四年的时间,平时生活检点,寡言少语,为什么会对晋王有怨恨?这是最为不合理之处。
如果王焕有了杀人动机,那么晋王一案就勉强可以结案了。
十三心想:他要想办法给王焕安排一个杀人动机,至少让杨蕴的注意力别总粘在自己和叶裴青的身上。
于是,他称病请了几天假,暗中抱了一些卷宗回家
晋王脾气暴躁,从小就不把人命当回事。
卷宗里不少案子隐约与晋王和齐皇后有关,却没人敢继续追查,或者悬疑未解,或者草草了事。
这都是好几年前的事,无人记得,十三正好拿来做文章。
比如说这个案子。
晋王十岁那年杀死了一个叫王彬的书童,王彬的寡母痛苦得什么也顾不得,便去刑部滚钉板告状。
这案子自然没有告下来,寡妇也死了。
于是刑部推给大理寺,大理寺又推给刑部,最后不了了之,甚至连审理也没有,却留下了这份记录。
说不定王焕是王彬失散多年的兄弟,隐姓埋名来为母亲和弟弟报仇呢?
王焕当然不是,但是十三可以让他看起来是。
王焕和十三一样,无父无母,身世不明,只凭本事和卖命才做了晋王的亲信,最容易罗织身世。
于是十三小心地将卷宗弄出几个窟窿,看起来像是被老鼠咬的,将王彬是独子这件事抹杀了。
他又制造了几封信件,说的都是王彬和寡妇的事情,里面还提及寡妇曾经丢失过一个儿子,比王彬大三岁,左腰上有一块胎记。
刚巧王焕也比王彬大三岁,左腰上也有一块胎记,那么王焕就顺理成章成了王彬失散的哥哥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