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人,琳箐瞧她一眼决定不说话,坐下来做针线。
六巧给琳箐端杯茶:“好姑娘,别生气了,我啊,不过是笑从来都什么不怕的姑娘,原来也有怕的。”
琳箐没接那杯茶而是伸手拍六巧两下:“叫你再说。”
六巧身子一转就闪开,笑声传出屋外,秦长乐本来寻琳箐有事,听到这笑声唇边也露出一丝笑,这才是家的样子,有说有笑甜甜蜜蜜。
☆、84酒席
择了好日子,备了祭品,秦家族内就上祖坟祭祀并立旗杆,男人们上祖坟做这些事,女人们就在家备酒席招待客人,请来的戏班子已经搭好了台上好了妆,就等他们从祖坟上回来后摆开酒席就唱戏庆贺。
这是秦家族内的喜事,今儿来贺喜的人也特别多,琳箐既做了这一房的主母,自然也要出来招呼,这些人绝大多数都是琳箐没见过的姻亲,还有不少秦家出嫁的姑娘们,好在秦族长的太太这些日子也过来帮着忙,这位琳箐要叫大婶子的妇人倒不似秦大太太和秦三太太她们那样不得人欢喜,而是常带着笑,见琳箐不认得的人也在旁边提醒。
饶是如此,琳箐也对这个姑母那个姐姐,这个表舅母那个表姨绊的晕头转向,好在不管是谁,琳箐都一个笑脸递过去再送上茶和几句好话。
这样举动虽不十分亲热也非常有礼,倒叫人挑不出错来,毕竟众人都晓得琳箐虽是这镇上张家的姑娘,但在外面长大的,统共也就回家住了三年,那三年还是守孝,自然不能外出应酬。
于是众人也不为意,甚至还有人因琳箐一直面带笑容不显怠慢觉得张家家教果然好,这样在大地方见过世面的人见了自己这些乡下人都不怠慢。
招呼过后,各自坐下说闲话,戏台是搭在院子里,酒席摆在院子里,中间那堵墙临时拆掉,一边坐了男客,一边坐了女客,中间虽用屏风隔了,但影影绰绰也能听到那边的人声。
丫鬟们送上瓜子点心茶水边闲聊边等男人们回来,今儿的来客也有没出阁的姑娘,坐在姑娘们那桌,不时往琳箐这边望着笑。
琳箐旁边坐了位四姑母,算来是秦长安堂房大伯的妹妹,秦长安父亲这支没有姐妹,这位四姑母就是秦长安极近的姑母了,此时笑眯眯拍着琳箐的手:“那边是你几个表妹,不光有我家的,还有你几个姑母家的,说你家的教养规矩都和我们这些人家的不一样,这才特地带着她们过来见识的。”
不等琳箐接话另一位六姑母也点头:“就是,原先我们乡下人家请客吃酒,虽也男女分开坐,但哪有中间还要隔开的,我听说京城里面那些大户人家请客吃酒,男女更是隔的极开,远远的都瞧不到人影子。”
这是琳箐熟知的,未免要讲一讲,听的周围的人都啧啧赞叹。
琳箐说一会儿又让一遍茶,算着时候秦长安他们也该回来了,此时突然有人问道:“怎么不见大侄女,想是她还埋怨当初的事?”
秦长乐虽从庵里出来,还是不爱应酬,前几日也不过就见了几个比较近的亲戚,别人还是一概不见。
琳箐正待解释就听族长太太笑道:“大侄女是个最宽厚不过的人了,怎会还记得原来的事,总归是没出阁的姑娘,今儿来的男客也多,比不得全是自家人的时候,我让她别出来的。”
族长太太主动解围,琳箐自然求之不得,说话那人哦了一声就道:“大侄女也不小了,算着都十九了,这个时候也该寻婆家了,这边是弟弟弟妹自然不好做主,但你们是做叔叔婶婶的,总能做主,哪有放着这么大的姑娘不嫁的。”
这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族长太太心里骂了几句但面上还笑着道:“别的不说,光说我们侄女的相貌人品,我敢说这镇上就没人比得上的,这么好的姑娘哪能随便嫁出去?”
琳箐听了这话心里定了,此时六巧来到面前说张大太太她们来了。
今儿是秦家大日子,张家那边的人也请了,不过琳箐只瞧见几个堂房叔伯婶婶,并没见到自己大伯他们,心里还正奇怪,总不会是自己祖母对自己有怨气,拦着大伯他们不肯让他们来好让自己没脸?虽然琳箐不在意这些,但别人瞧了总是不好。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