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竹忙说也自己没什么大碍,而且行人这么多,碰撞是常有的事,不必这么计较。
宜芳瞥了宜竹一眼,讥讽道:“到底是寒门小户,上不得台面。
有人给你撑腰,你都硬气不起来!”
宜竹冷声答道:“我只记得退一步海阔天空,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至于那么斤斤计较吗?这些小事就不必麻烦四姐了。”
宜芳冷哼一声,高声吩咐车夫:“走。”
他们停了一会儿,继续往里行进。
一家人被磨得没了耐心,最后决定将马车寄放到车马行,一家人安步当车,步行到灯市。
街上人山人海,百戏纷呈,各种小吃纷纷摆出,周围商贩们的洪亮的吆喝声时不时的钻入耳中。
天上圆月高照,地上灯火辉煌。
宜竹跟着家人走过了两条街,在安福门看到了传说中的巨型灯轮,灯轮高达二十余丈,上面缠绕着各色丝锦锻,用黄金白银做装饰,轮里悬挂花灯约五万余盏,远远看上去,如同霞光万道的五彩花树一般。
灯轮下还有数千名衣着华美的宫女在灯下轻歌曼舞。
宜竹本以为这已经是奢华的极致,没想到,父亲说,再往前走,在勤务楼前还有一座十分罕见的灯楼,比这还要壮观。
不过,那里的人更多,不好挤进去。
平氏身材丰腴,此时走了这么远,已经累了,镇飞早被就被旁边的小吃吸引得迈不动脚步,就闹着要吃东西。
杨明成让小麦小冬再加上杨镇伊陪着宜兰和宜竹前去勤务楼前观赏灯楼。
宜竹一行人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艰难跋涉终于挤到了勤务楼前,其间,她的鞋子被踩掉数回,也踩过数回别人的鞋子。
离得老远,他们就看到了那栋辉煌绚丽的灯楼。
楼高大约一百多尺,楼上悬挂着金银珠玉,夜风吹来,叮当作响。
灯上绘着各式各样生动逼真的动物花鸟图形。
整座灯楼设计之巧妙,装饰之华丽,让人叹为观止。
宜竹看得心神恍悟,以前她只能在史书上窥得只言片语,如今却能切身体会。
眼前这歌舞升平的盛世华景多令人陶醉。
但她越想越觉得心底发冷。
她十分害怕这是盛极而衰的前兆。
她再想想这个王朝的统治者,他的前半生励精图治后半生荒淫奢侈。
还有她的堂姑,宠冠六宫的宠妃,历史是如此惊人的相似。
那个腰斩唐朝黄金时代的“安史之乱”
会不会也会在这里重演?这些日子她时不时的会思索,有时也会心存侥幸,觉得也许不会有那么多巧合。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