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么近的距离萧云昊一向懒得坐轿撵,萧衍的随身侍从文柏正撑伞等在议政宫阶梯之下,见萧衍和小皇帝一块儿出去上去行了礼便赶紧将伞撑在了萧衍头上。
萧云昊目光却在文柏身上转了又转,恨不得立刻抢了他手上的伞亲自给萧衍撑着。
御书房内确实是比空旷的议政宫暖和多了,地上铺的是波斯进贡的地毯,踩在上面松松软软走起路来都不会有声音。
撑伞的侍从在廊下收了伞,萧云昊与萧衍一同进了御书房
“陛下哪里不明白?”
今天朝堂上曹敛和郭淮极力主张由他赴闽浙赈灾他自然知道这便是他面前这位年轻帝王的意思,他也打算如他所愿的,只是他不知道这孩子怎么临到关头又不想他离京赈灾了。
不过随即便也想的清楚,赈灾若是得宜当是极得民心的一件事儿,他不想这份功劳落在他身上他便也明白了,所以方才才会推荐了蔡泉和冯成。
这两人年纪不大,不参与结党,这样的纯臣日后要比蝇营狗苟和稀泥的老臣更适合为萧云昊所用。
萧衍坐在了御案的下首,从萧云昊的角度看过去这人确实消瘦了很多,下颚弧度锋锐了很多,薄唇有些轻抿,眉眼之间看不出什么多余的情绪。
“摄政王方才为什么推荐蔡泉和冯成前去赈灾。”
又奏书不懂本就是萧云昊临时编出来的借口,他连桌案上摆着的一摞奏章里面写的什么都不知道,只能随口诌了一个问题。
萧云昊想离这人近一些,说完便从案后走出来,直接坐在了那人的身边,他刚刚坐下便看见身旁的人有些侧首轻咳。
如今是九月中旬的天气,秋雨本就寒凉,这人恐怕受了寒
“来人,上茶。”
他这才发现坐下半天都无人奉茶,值守的宫女战战兢兢地奉了茶上来
“你尝尝,蒙顶甘露。”
萧云昊一眼就认出来了这茶是专供皇家的蒙顶甘露也是他从前最喜欢的茶,笑着往那人手边推了推。
“谢陛下。”
萧衍端起茶盏,天青色汝窑茶盏被握在那人修长却有些泛白的指尖下更显得莹润如玉。
作者有话说:
小皇帝还不知道摄政王已经自己猜了他的用意,直接误会了
王爷其实派这两人出去也是给小皇帝铺路
第四十五章锋芒毕露的摄政王
萧衍放下茶轻叹出声。
“蔡泉是寒门科举考上来的,不是地方氏族,也并非京城权贵,又做过几年地方的父母官,由他去赈灾的银两还会多一些到百姓手中。”
萧云昊并非真的是那十几岁的小皇帝,萧衍只说了蔡泉的出身,其实还要一层含义他没点透,因为出身寒门,在朝中既无亲族又无恩师的照拂,所以他若是想出头便必然得将差事完成的漂亮来赢得帝王的信任和倚重,更深的一层便是派这样的人去功劳便不会落在京城氏族权贵的手中,而蔡泉根基尚浅,得了这番功劳也不会成为帝王的顾虑。
重来一世,萧云昊便真的明白了当年父皇弥留之际为什么会命仅仅二十岁出头的萧衍辅政了,这人有经世之才,一身战功之下却并非只可统兵,当真是出将入相。
“只是蔡泉没有根基背景,到了闽浙恐怕那里的官员会不听调配。”
萧衍目光有些深远,转过头看向了一边的小皇帝
“蔡泉为工部左侍郎官居三品,闽浙巡抚是正二品大员,但是蔡泉身为钦差,地方全员自会多想让几分,只是这赈灾钱粮的去处查起来恐怕多有阻碍,可授蔡泉密旨,若遇非常时刻可调配五百驻军。”
原本萧云昊只是找个借口想多和这人说上几句话,现在却听的反而真的有些不明白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