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史书记载,故事发生在秦武王四年(前307年)八月的一天,当天秦武王与孟说比赛举“龙文赤鼎”
,结果秦武王失手,导致两眼出血,胫骨折断。
到了晚上,他就气绝而亡,年仅23岁。
从这个故事可以得知,秦武王当时非常年轻,死亡的原因是胫骨折断,死亡的时间不是当时,也不是过了好多天,而是当天晚上。
我们知道,即便以当时的医疗技术,胫骨骨折也不至于让人在几个时辰之内就气绝身亡。
所以,我认为,他的死亡原因可能就是现代法医所说的“肺动脉脂肪栓塞”
。
和我们这期的案例一样,死因也是肺栓塞,只是栓子不同而已。
我们这期的案例中,当事人自身形成了血栓,血栓脱落后导致肺栓塞而死亡,这是需要一定时间和条件的。
而秦武王之死,是发生在几个时辰之内的,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形成血栓,所以他的死因是胫骨折断之后,深部静脉发生了破裂,富含脂肪组织的长骨骨折,然后骨髓内的脂肪入血,形成脂肪栓子,从而导致死亡。
这种死亡的发作比肺血栓栓塞要快。
脂肪栓塞不仅仅见于长骨骨折,有时其他创伤也会导致脂肪组织进入大的静脉,比如隆胸手术就有这个风险。
和血栓栓塞、脂肪栓塞一样,空气栓塞有的时候也会在法医学实践中出现。
医学生在进行动物实验的时候,有时会在兔子的耳缘静脉注射空气从而处死兔子。
这个操作,其实就是人为地造成兔子的肺栓塞。
肺栓塞这种死因比较隐蔽,如果不进行预判,法医就有可能漏检。
这也是法医尸检之前要进行预判和准备的一个原因。
在了解案情、尸表情况之后,法医会预判死者有可能死于肺栓塞。
在解剖的过程中,如果考虑死者死于肺血栓栓塞,法医就会在原位剪开死者的心脏,这样更容易发现导致肺血栓栓塞的栓子。
同时还要在有可能形成栓子的深静脉处进行解剖,从而找到血栓形成的源头。
如果怀疑是空气栓塞,法医会进行“空气栓塞”
实验,在解剖的时候观察死者右心内的气泡,从而确定死者的死因。
自救×小剧场
小白:“师父,这一期的安全课我来讲吧。”
聂之轩:“好的,你说说看。”
小白:“下肢骨折要注意肺栓塞,最好就预防一下不要下肢骨折,比如举鼎什么的就不要去做了。
然后,万一骨折了,那就把如何防范肺栓塞交给医生吧。
医生会教你怎么预防,遵医嘱就好了。”
聂之轩:“……其实,你说的不错,似乎也只能这样了,只是举鼎这个有点夸张,你得能先找得到鼎才行。
不过,并不是说只有下肢损伤后才会发生肺栓塞。
坐长途汽车或者长途飞机的时候,又或是驾驶员长时间驾驶的情况下,也是有可能发生肺栓塞的。
虽然是小概率,但是也应该有所预防。”
小白:“知道了,知道了,如果是久坐的话,没事不妨站一站、动一动吧。”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