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单调而富于节奏的轻微噪音恰好具备安抚情绪的作用,让人清晰地认识到:过去无可逃避,未来需要继续。
再次阅读的时候,方思慎故意代入方君迟、何子谨这两个陌生的名字,顿时产生了距离感。
信中透露的一切,包括提及的那个孩子,都好似能够用旁观审视的目光去看待,甚至一边读,一边试着结合已知的事实,推敲揣测起来。
信中说:"
人生不如意,最是无奈二字。
"
当年何子谨本应该可以跟方君迟一起回京城。
因为后者说过:"
跟我走,跟我回去。
"
方思慎一直以为,他没有离开,是挣扎过后的抉择,多少心甘情愿,却原来不过"
无奈"
二字。
"
重重羁绊,种种难为"
——什么样的无奈,令他这样为难,脱身不得?那个孩子,在不在这无奈里,属不属于羁绊之一?为什么这无奈庞大到纵使时光倒溯,命运重来,也无法改变,让他感叹"
有情有缘而不逢其时"
,发出"
相思相望而不得相亲"
这样绝望的预言?
何子谨对孩子说:"
其实我不是你爸爸"
,却对方君迟说:"
他就是我养育了十五年的孩子。
是这世上除你之外,我最深刻的牵挂。
"
自相矛盾,语焉不详,为什么即使在临终遗言里,他也不肯清清楚楚做个交代?
他说:"
让我这辈子最后任性一次"
。
这最后一次任性,却是为那个孩子谋取最好的未来。
…………
方思慎没有想到,发掘更多的内情,其结果不过是引发更多的疑问。
明明早已长大成人,这一刻彷徨无依的孤独感,竟比十五岁那年寒冬还要强烈。
于是,他前所未有的思念起母亲来。
冷静地将信件放回去,把螺丝钉照旧拧好,地板上细碎的木屑清扫干净。
除非趴到柜门上端详,否则不可能看出异样。
躺在床上,用只有自己才能听见的声音在心中呼唤:"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