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集在隔壁门前的居民希伯来基本都认识,他开口时并没有真的召集所有人一同打扫的意思。
但话说到这里,真正热心的人就回家拿扫把了,只是想看戏的人回了家就不再出来了。
人群渐渐从青年家门口散去。
坐在院子中的人移开视线,向门外看了一眼。
希伯来回头时正望见他的眼神,弯下眼送给青年一个笑容。
轮椅上的人顿了下,似乎没反应过来,久久凝视着希伯来没有反应。
也不知道对方在想什么,但青年的目光看得希伯来不太好意思,于是抬起胳膊挠挠头,腼腆地冲他再一笑,挥挥手转身快速溜走。
第3章愿你的心情能够更好,邻居先生
“他”
还在交谈,要不被发现地离开吗?
打扫完街道,没有完全遮挡住的院子里传出青年与司机的交谈声。
他们已经谈论了好一会儿了,从希伯来和其他人一同打扫开始,一直到打扫结束。
这样久的时间也未谈完,希伯来认为原因除了来自想要降低赔偿而互相推脱责任的司机,也还有青年人自身的语言问题。
青年的声调不高,声线沉稳,说起话来用词雅致,像位巴黎来的贵族绅士,这在乡镇里并不多见,可见青年来自很好的家庭,拥有着不一般的教养。
只是青年说话很慢,虽然听起来也还流畅,但仍旧会给人一种一词一顿的感觉。
在他与司机对话时,若是司机说话快了,他便需要停顿一段时间,如果司机说了什么难理解的话,他就停得更久了。
希伯来对他生出一种怜爱,为不善沟通、家里能帮忙的人却出去了的青年。
这种怜爱之心显然并不为希伯来特有。
跟着一同打扫街道的人都在小声地谈论,他们用可怜的车被撞了的青年、坐在轮椅上行走不便的青年来形容希伯来隔壁的人,可希伯来不想这么称呼他。
下意识的,希伯来觉得邻居会讨厌这个形容。
于是希伯来在心里用了“他”
来称呼对方。
“他”
,不像青年自带的范围那样宽泛,是专门特指一个人,也不加任何可能让对方不快的形容词,仅仅用一个单字来形容。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