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嘉谦要立君后的事,他没有同任何人商量,直接在大朝会上宣旨,不给任何人反驳的余地。
圣旨已下,再敢反对,那就是抗旨了。
出乎邵望舒意料的是,这件事在朝中并没引起多么大的波浪。
朝臣们识趣的大多选择了闭口不言,皇帝把态度表达得如此清楚,又把事情做得没有缓和的余地,那就是铁了心要这么干了,没打算听他们的意见,自己再去多嘴,那就太蠢了。
何况这种事并不奇怪,毕竟帝王因为邵望舒做的出格事太多了,又不止那一件两件,第一个住在含章宫的公子,第一个不流皇室血脉但能享受亲王份例的外人,第一个……
从因为邵望舒把最有可能当皇后的柳宛白赶出皇宫,圣旨还用了「冲撞」二字,就已经预示了今天的结局。
论出身,柳宛白是襄国公府嫡孙女,邵望舒是两个乡野之人之子,侥幸当了成阳郡王的继子,可是淮国向来身份随爹不随娘,撑死能被人叫一声公子,无论如何都用不到这个「冲撞」。
秦嘉谦这么说,无非是他觉得邵望舒更重要。
只要秦嘉谦没有一拍脑袋,立邵望舒为太子,那立个君后实在没什么。
君后撑死影响后宫,于国家能有什么大碍呢?又不短百姓吃穿,还能给他们说书人增加点素材。
等过个一两年,慢慢劝着他纳妃,再有个太子,也就妥了。
太后一脉的人,这次也罕见地闭了嘴,若是秦嘉谦再疯些,全后宫只留邵望舒一个,那就更好了。
皇帝无子嗣,自然要从宗亲里选,等康亲王有了孩子,还有谁能比一母同胞的康亲王秦裕弥的孩子更适合当太子呢?
太后顾不得操心秦嘉谦的事,紧着给康亲王秦裕弥寻摸康王妃去了。
太后任务沉重,不仅要找到康王妃,还得找他七八个侧妃,要那多子多福的家族里的小姐,赶紧生他五六七八个,总有一个有帝王之资。
于是除了提前放豪言要一头撞死的宗正端亲王,其他人都装死了。
端亲王视线挨个从朝臣身上划过,希望得到他们的支援,大家众志成城,请皇帝收回成命。
“右相,你向来是最守礼法的。”
端亲王双眼饱含希冀。
右相赶紧后退两步,连连摆手:“臣谨遵圣旨,祝陛下同君后百年好合!”
端亲王在心里「唉」了一声,怂包,指望不上。
端亲王去看左相,左相喉头微动,似有话要说,端亲王猛地想起左相有个不成器的孙子赵锵,赵锵跟邵望舒好一对狐朋狗友,端亲王赶紧转过头,不与左相对视。
指望他……
怕不是他要长篇大论劝自己。
不争气的东西。
端亲王又看向御史,“朱大人,这可是你职责范围!”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