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皇上当众承诺西南一切政务事宜均由本将军酌情处理,今年雨水不足,庄稼减产,本将军减免赋税有何不妥?”
桓良质问谢衡。
谢衡反对:“西南地区只是减产,南郡等地发生了旱灾,减免西南的赋税,国库空虚,何以救助南郡等地的百姓?”
桓良冷笑道:“谢将军的消息也太不灵通了,已有高僧施法降雨,南郡的旱灾已经解除,根本不需要朝廷开仓放粮。
再说,如果南郡等地真的发生旱灾,那是朝廷的责任,和西南百姓无关。”
谢衡眼睛瞪得圆圆的,“桓将军你怎敢说出这种话来?”
南郡和西南都是南晋的土地,一方百姓有难,全国百姓都有责任帮忙。
“朝廷要进贡给北燕的粮食足够南郡百姓吃三年,西南之地,我桓良之地,西南百姓之地,我桓良说了算,西南百姓说了!”
桓良露出霸道又讽刺的笑容,“倘若皇帝愿意,我桓良愿率军踏平北燕,让朝廷不用进贡北燕大量粮食。”
早些年,意气风发的桓良曾多次上书要求带兵北上,和楚王联手踏平北燕,但皇帝猜忌楚王没有同意,下令让桓良坚守西南,无诏不得离开西南半步。
后来发生了很多事情,桓良没有了这份雄心壮志,一心只想守在西南,秉承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态度。
“十万将士被阉割,他还有心情搞内斗,真是不知死活!”
三愿知道桓良的实力,如果他愿意一年之内便能推翻司家的朝廷。
“大胆尼姑,竟敢嘲讽皇上!”
谢衡的人纷纷拔剑亮剑。
常山拔剑横对三愿,桓良两指一夹,一用力便折断常山的剑,“三愿师父是本将军的朋友,对三愿师父不敬,便是对本将军不敬,便是对西南百姓不敬!”
城门口的侍卫举枪要围过来,三愿让他们冷静,“我只是送可怜人的尸骨回故乡,谢衡你不要太过分!”
“谢将军你不要再挑战本将军的耐心,三愿师父,请。”
桓良亲自开路送三愿他们出城,谢衡没有再阻拦,眼看着三愿他们驾驶马车越走越远。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