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你可能就会觉得前后都痛,胸胁那里更是像被什么东西勒住了一样,喘气都费劲,晚上更是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更糟糕的是,可能还会感觉气短,甚至有一边身子特别疼。
这时候,你的脉象也会跟着起哄,变得满满的,好像小溪突然变成了大河,还斜着往尻脉(也就是臀部到大腿后侧的经络)跑,然后一路网络胸胁,还支到心脏,穿过膈肌,上到肩膀,在天突穴那里汇聚,再斜着下到肩膀,最后和第十胸椎下面的经络交汇。
这简直就是一场经络版的“迷宫探险”
嘛!
不过别怕,咱们中医有招儿治它!
首先,咱们得给这位“经络探险家”
指条明路,别让它再乱窜了。
怎么做呢?当然是用上咱们老祖宗传下来的智慧——针灸和按摩啦!
对于“天突穴”
,那可是个咽喉要道,位于胸骨上窝的正中央,轻轻一按,嗓子都跟着舒服。
咱们可以用温和的手法,轻轻按摩或者艾灸这个穴位,帮助疏通气血,缓解胸闷气短的症状。
至于“第十胸椎”
,那可是个承上启下的关键位置,咱们可以通过拔罐或者刮痧的方式,刺激周围的经络,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背部的疼痛。
当然啦,中脘穴也不能忘,这可是调理脾胃的大穴。
咱们可以用手指轻轻按压,或者艾灸,帮助胃脘部暖和起来,消化好了,气血自然就顺畅了。
至于关元穴,那可是个“长寿穴”
,经常按摩或者艾灸,能够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对于改善气短、乏力等症状特别有效。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问:“哎呀,这穴位按摩听起来好复杂啊,有没有什么简单点的办法?”
嘿嘿,当然有啦!
除了专业的针灸和按摩,咱们还可以试试中医里的“懒人养生法”
——那就是“伸懒腰”
和“深呼吸”
。
伸懒腰的时候,全身肌肉都得到了放松,气血也跟着流动起来;而深呼吸呢,更是能够直接作用到心肺功能,让呼吸更加顺畅。
咱们从“藏俞五十穴”
说起,这其实是指五脏(心、肝、脾、肺、肾)对应的背俞穴,加起来大约有五十个,它们就像是五脏在背部的“小秘书”
,负责传达和接收身体的各种信息。
想象一下,如果你的心情不爽,去按按肝俞穴,就像是给“小肝秘书”
打了个电话,让它赶紧告诉肝老板:“嘿,老板,该放松放松啦!”
接下来,“府俞七十二穴”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