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不算完,他们还特爱喝水,感觉怎么喝都不解渴,就跟沙漠里的旅人见到绿洲似的。
身子骨也热得跟个小火炉,晚上睡觉估计能暖床,但自己却热得直哼哼。
这肾热病要是“热”
得过分了,还会引发连锁反应。
比如,脖子后面会疼得像被谁拧了一把,还硬邦邦的,转个头都费劲。
小腿呢,明明是热的病,小腿却凉飕飕的还酸,脚底板却热得跟穿了双电热鞋垫似的。
这时候的病人啊,话都不想说,整个人蔫儿得像霜打的茄子,只想静静地做条咸鱼。
更糟糕的是,如果这病逆着来,那脖子疼起来就不是简单的疼了,简直是“圆周率式”
的疼,转个圈儿地折磨你,让你感觉脑袋都不是自己的了。
特别是到了戊日和已日(古时候的天干记日法),病情会加重;到了壬日和癸日,可能会出大汗,但这可不是好事,因为气逆了就麻烦了,戊日和已日可能就是个大坎儿,过不去就可能凉凉了。
这时候怎么办呢?古人的智慧来了,他们说要刺足少阴经和太阳经,说白了就是用针灸来调理。
不过咱们现代人可得注意了,别自己在家diy,得找专业的中医大夫才行。
再来说说这五脏热病的一个有趣现象——看脸知病。
肝热病的人,左边脸颊会先红;心热病呢,整张脸先红;脾热病,鼻子尖儿先红;肺热病,右边脸颊红彤彤;肾热病,下巴那块儿先红。
这简直就是古代版的“面部彩虹诊断法”
,还没发病呢,脸上一有“彩虹”
就得赶紧治,这叫“治未病”
,预防为主嘛!
说到这儿,我得提醒各位,别以为这只是古人的迷信哦,这里面可是蕴含着中医的望诊智慧呢!
通过观察身体的外在表现,来推断内脏的健康状况,这可是中医的拿手好戏。
接着说回热病,它有个特点,就是会从它开始的那个部位,按照时间规律慢慢发展到全身。
如果你能在它还没完全发作的时候就及时治疗,那到了预定的时间,病自然就好了。
但如果治疗得不对路,那可能就得拖上个三周才能好利索。
要是再严重点,治疗得完全反了方向,那可就是“重逆”
了,小命都可能不保。
所以啊,治疗热病,时机和方法都非常重要。
古人还说了,该出汗的时候就得让它出大汗,这样才能把体内的热邪给排出去。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