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达文学网

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第4页)

黄帝点头:“哈哈,老岐,你这医术加段子,真是让人欲罢不能啊!”

想象一下,如果你的脉象显得“粗大”

,那就像是说:“哎呀,体内的小溪流变成大河了,阴水不够多,阳火却旺得很,这就是‘热中’的表现,像吃了顿超辣的火锅,心里头那个热乎啊!”

再来说说“来疾去徐”

,就是心跳得像兔子一样快,但回落时慢悠悠的,这种上面火急火燎,下面却虚得很,容易让人“晕头转向”

,甚至得“颠痫”

这种高难度的舞蹈病(当然,这是开玩笑的说法)。

反过来,“来徐去疾”

就像是慢动作进场,突然加速离场,上面虚飘飘,下面却实打实地撑着,这样的人啊,最怕风了,一吹就哆嗦,阳气不够坚挺嘛!

还有啊,如果脉象又沉又细又数(快),还带点散乱,那就是“少阴厥”

了,像是体内开了场混乱的派对。

更混乱的是,如果这脉象还带点寒热交替,那就是冰火两重天的体验了。

浮而散的脉象,就像人突然眼前一黑,要“晕菜”

了。

说到脉象的“浮”

和“躁”

,浮在表面的热乎劲,那是阳气的锅;而“躁”

得厉害的,往往是手上的事儿(当然,这里指的是脉象特征啦,别想歪了)。

细而沉的脉象,就像是深藏不露的疼痛,直戳骨头;如果这脉象还静悄悄的,那就是脚底的秘密了。

再来看这“数动一代”

的脉象,像是阳脉在捣蛋,搞不好就要拉肚子或者拉脓血了,可得小心。

脉象过强,按下去涩涩的,那是阳气过剩;滑溜溜的,则是阴气太足。

阳气多了,人就热得冒汗;阴气多了,就汗多身凉。

两者都多?那就尴尬了,无汗还冷,像是被冷风吹过的夏天。

最后,这脉象还能玩“推箱子”

游戏呢!

往外推不动,内里却满满当当,说明心腹有积;往里推轻松,外面却没感觉,那就是身体在发热。

往上推不动,下半身却清凉如水;往下推顺畅,头项却痛得要命。

要是按到骨头附近,脉象微弱,那就是腰脊痛、身体麻木的预兆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