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上一碗,保证你从头暖到脚,连心情都会跟着好起来呢!
至于穴位嘛,咱们也有妙招。
对付寒湿,足三里和阴陵泉可是黄金搭档。
足三里,就像是咱们身体里的“暖气开关”
,每天用艾条温和灸个15分钟,或者用手掌根按揉5-10分钟,就能让全身暖洋洋的。
而阴陵泉呢,则是祛湿的要穴,用同样的方法刺激它,就能帮身体把多余的湿气排出去。
两个穴位一起上,效果翻倍哦!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句,中医讲究的是“天人合一”
,咱们的身体跟大自然是紧密相连的。
所以啊,当你感觉身体不舒服的时候,不妨抬头看看天,想想最近的天气变化,说不定就能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呢!
就像这次的太阴司天之政一样,虽然它带来了寒湿和不适但只要我们顺应自然规律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再借助中医的智慧和方法就能轻松应对啦!
在那古老的历法里,“初之气”
的神秘时段,它就像是大自然的闹钟,一到点儿,地底下的气息就开始蠢蠢欲动,准备换个班儿了。
这“地气迁”
,可不是说土地公公搬家哦,而是指冬天的寒气悄悄撤退,春天的温暖和正能量正式登场。
春风一吹,那叫一个“春气正”
,万物仿佛都接到了春的邀请函,纷纷探出头来,展示自己的勃勃生机。
花儿开了,草儿绿了,连空气里都弥漫着生命的芬芳,真是“风乃来,生布万物以荣”
。
这时候,咱们人类小伙伴呢?也跟着沾光,心情那叫一个“民气条舒”
,就像是冬日里的紧绷绳,终于被春风温柔地解开,整个人都舒畅开来。
不过,好事成双,坏事也得提个醒,春风虽好,但“风湿相薄”
,意思就是春风带着点湿气,这俩家伙一勾结,就容易下雨。
“雨乃后”
,春雨绵绵虽美,可也得小心湿气上身哦!
这不,湿气一上身,问题就来了。
咱们的身体就像是被雨水泡过的木头,开始出现各种小状况。
比如“民病血溢”
,就是血液循环可能不太顺畅,有时候会感觉脸上热乎乎的,像是小火苗在烧;“筋络拘强”
,就像是筋被冻住了,伸个懒腰都费劲;“关节不利”
,膝盖、手肘这些关节,好像一夜之间就老了十岁,动起来咯咯响;“身重”
,整个人像是被灌了铅,走两步就累得不行;“筋痿”
,哎呀,这更严重了,感觉肌肉都软绵绵的,使不上劲儿。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