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二十日,契丹酋长率领部落来降。
颉利可汗派使者请求用梁师都交换契丹,太宗对突厥使者说:“契丹与你们不是一个种族,契丹前来降附,你们凭什么索取!
梁师都是我大唐败类,占我土地,欺我百姓,你们反而庇护他。
他就像游在锅里的鱼,不怕抓不到。
即便抓他不到,我也决不会拿已经降服的民众去换这个败类。”
太宗得知突厥不再庇护梁师都,让人送信给他劝其归降,梁师都不听。
太宗随即指派长史刘旻、司马刘兰成前往朔方(内蒙古鄂尔多斯杭锦旗西北)经营图谋。
刘旻等人出动骑兵蹂践其庄稼,又使反间计离间其君臣,梁师都国力逐渐虚弱,不断有人叛逃。
其将领李正宝密谋抓获梁师都,因事情泄露没有成功,逃奔大唐。
由此君臣上下离心,互相猜忌。
刘旻等见时机已到,奏请出兵。
太宗诏令右卫大将军柴绍、殿中少监薛万均率军进击,又让刘旻、刘兰成占据朔方东城威逼。
梁师都引导突厥兵到达朔方东城,刘兰成偃旗息鼓拒不出战。
梁师都趁夜撤军逃遁,被刘兰成击败。
突厥发兵救援,与柴绍等在距朔方数十里之地遭遇,唐军奋起迎击,大败突厥援兵,乘胜包围朔方。
突厥不敢救援,城中粮尽。
四月二十六日,梁师都被堂叔梁洛仁所杀,献城投降,其所占土地划入夏州管辖。
九月,突厥又来犯边。
有人提议太宗修复古长城,发动民众登城固守。
太宗此时已经胜算在握,微笑着说:“突厥近来灾象频仍,颉利不知畏惧休兵养民,反而更加暴虐。
骨肉亲戚互相攻伐,危亡只在旦夕之间。
朕正准备为你们廓清大漠,又怎须劳民伤财修什么长城呢!”
十二月,突厥北边部落叛归薛延陀部,共同推举薛延陀首领夷男为可汗,夷男不敢接受。
太宗正欲征讨颉利,得知此事,委派游击将军乔师望携带诏书绕路前往薛延陀,正式册封夷男为真珠毗伽(简称毗伽,下同)可汗。
夷男大喜,当即接受册封,遣使向大唐进贡,臣服大唐。
其王庭开设在郁督军山(蒙古国杭爱山),领土东与靺鞨(居住在中国东北大兴安岭一带的古民族,是女真的祖先)接壤,西与西突厥交界,南邻沙漠,北至俱伦水(即呼伦湖,位内蒙古呼伦贝尔盟)。
回纥、拔野古、阿跌、同罗、仆骨、霫全都归附于他。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