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从包浆上看出来的,包浆虽好,但是并不足以断为明代。
如果是明代的话,这象笏的包浆应该还要更红一些。
我也有点疑惑,难道这是清中期的老仿,但是象牙本就贵重,这仿制成本太高,没什么利润可言。”
说着,宋慎看向了黄文川,求他解惑。
黄文川等到宋慎把象笏安稳的放在茶几上,才拿起象笏,仔细看了起来。
这是古玩圈里货不过手的规矩,因为瓷器这些物件易碎,双方交接的过程中如果发生意外,这责任就不好划分。
大家把东西放在平稳的地方,双方不直接交接,这样就好判定责任。
黄文川眉头紧锁,仔细摩挲着象笏,又用放大镜仔细看了一番。
良久,抬起头来,宋慎和周杰臣急切的看过去,黄文川笑了笑:“没错,这就是清代中期的象笏。”
一句话下定了结论,另外两人,一个欢喜,一个忧愁,但大家都是喜形不显于色的,也没有谁去放声大笑,或是唉声叹气。
只等着黄文川接下来的解释。
“刚才宋慎介绍的很好、很全面,就连断代都是很准确,值得鼓励。”
黄文川没有急着解释,而是先夸了宋慎一句,宋慎腼腆的一笑,这样的夸奖多是先扬后抑,后面总会有个“但是”
在里面。
所以,并不能先顾着高兴。
果不其然,黄文川接着说道:“但是,你的知识点还是有欠缺。
正史要读,民间野史也是有价值的,因为很多民间的东西会出现在里面。
就好比象笏,你只知道大臣上朝要用,却是不知道,道士也会用象笏作为礼节。”
“道士?”
宋慎很惊讶,他只见到过道士用拂尘,没见到过道士还会用象笏。
周杰臣也是一惊,真是没想到。
“在四川一带,道教香火鼎盛,所以也出现了一些在道教中地位比较高者,会在隆重的祭祀场合使用象笏,作为一种礼节的象征。
这块象笏从包浆上来看,确实是清中期,而清代官员已不用笏板,所以只能把它解释为道教用品了。”
黄文川接着解释道。
其实,宋慎第一眼看到象笏,就想着断在明代,因为明代距离现代最近,保存完好的象笏最多。
没想到宋慎最后做了弊发动异能,看出了这是清代之物,所以,断代的时候很迟疑。
宋慎对于象笏的最初的印象来自明代归有光的《项脊轩志》:“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
这是归有光的祖母在勉励他勤奋读书,有情节,有景象,有故事,还有温情,很是感人。
周杰臣摇了摇头,面露苦涩:“没想到啊,这块象笏是我爷爷作为传家宝留下来的,用作我们家先辈出过高官的见证,没想到却是这样的结果。”
宋慎和黄文川见状,也不再好说什么,那是人家的家事,外人不好插手,何况这也算得上是家丑了。
周杰臣不过沉默一会,就反应过来,面向两人有些歉意的说道:“情绪激动,有点失态了。
兄弟果然是有本事的人,眼力不错。
还要多谢你们帮我鉴定家传宝物,还请两位不要外传。”
黄文川当即表态:“那是,那是。”
宋慎也跟着表态:“周老板过奖了,这是自然不会朝外面讲的。”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